时间: 2025-05-07 07:3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12
送洪使君
刘克庄
虽拥朱轓贵阳市,
清臞两鬓霜。
判花人竞诵,
诗草士深藏。
农饱因蠲赋,
州贫为救荒。
公归无愧面,
应可见严光。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洪使君的情感。尽管他身居贵阳,享有高贵的地位,但两鬓已然生了霜,显示出他年事已高。那些年轻的花朵竞相吟诵诗句,而那些有才华的士人却默默无闻地埋藏自己的才华。农民因减免赋税而得到温饱,州里因他救荒的施政而得以安宁。使君回归故里时,心中无愧,必定能见到光明的未来。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明,号景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意象独特,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送别洪使君的方式,表达了对政治的期许与对民生的关怀。
《送洪使君》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通过诗人对洪使君的描述,展示了其身为高官的权势与艰辛。诗的开头用“虽拥朱轓贵阳市”来强调洪使君的地位,但紧接着提到“清臞两鬓霜”,则暗示其背负的责任与岁月的磨难。这种对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复杂与艰难。
接着,诗中提到“判花人竞诵,诗草士深藏”,对年轻文人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对才华的重视,同时也暗含了对那些默默无闻的士人的同情。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民生的关注,提到“农饱因蠲赋,州贫为救荒”,充分展现出洪使君施政的仁政之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洪使君的赞美及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洪使君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疾苦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民生安稳的期望。
刘克庄的《送洪使君》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洪使君的赞美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爱情的追求
“清臞两鬓霜”中的“霜”用来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责任与岁月
C. 财富
D.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