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广州劝驾一首》

时间: 2025-07-28 15:48:50

诗句

番禺文物于今盛,闽浙彬彬未足夸。

丞相宅曾住南郭,鼎魁坊止在东家。

好陈董子三篇策,莫看唐人一日花。

珍重诏书相勉意,士先器识后词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48:50

原文展示:

广州劝驾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番禺文物于今盛,
闽浙彬彬未足夸。
丞相宅曾住南郭,
鼎魁坊止在东家。
好陈董子三篇策,
莫看唐人一日花。
珍重诏书相勉意,
士先器识后词华。

白话文翻译:

现在番禺的文物非常丰富,
闽浙地区的文化虽好,但不值得夸耀。
曾经丞相的府邸位于南郭,
鼎魁坊则位于东边的家。
要好好品读陈董子所写的三篇策,
不要只看唐人一日的繁花似锦。
珍惜这诏书所蕴含的鼓励之意,
士人应先重视器识,而后才是辞藻的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番禺:即今广州的一个区,历史文化悠久。
  • 文物:指文化遗产、古代文物。
  • 丞相:古代最高行政官员。
  • 鼎魁坊:指当时的一个重要街区或集市。
  • 陈董子:指陈子昂,唐代文学家,以诗著称。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 器识:指人的才能和见识。

典故解析:

  • “丞相宅曾住南郭”:提到历史上著名的丞相,表现广州文化的深厚。
  • “陈董子三篇策”:指陈子昂的作品,强调重视经典文化。
  • “士先器识后词华”:这是对士人要求,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和,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词赋。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是在广州的文化背景下写成,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士人修养的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应有风范的期待。

诗歌鉴赏:

刘克庄在《广州劝驾一首》中,通过对广州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重视。首联“番禺文物于今盛”直接点明了广州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自豪感。接着提到“闽浙彬彬未足夸”,显示出对其他地区文化的比较,似乎在提醒人们不应过于自满于表面的繁华。

中间几句提及历史人物和重要文化场所,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代士人的一种激励与期望。特别是提到的“好陈董子三篇策”,引导读者重视古人的智慧,而不是只顾追逐短暂的繁华,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最后两句“珍重诏书相勉意,士先器识后词华”则是全诗的主题升华,强调士人应重视内在的才华与识见,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辞藻华丽。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的社会,也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番禺文物于今盛”:说明广州的文化和文物非常丰富,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繁荣。
  • “闽浙彬彬未足夸”:与南方其他地区相比,广州的文化更具深度,不应仅以表面的繁荣来夸耀。
  • “丞相宅曾住南郭”:历史上丞相的府邸在南郭,象征着权力和文化的结合。
  • “鼎魁坊止在东家”:鼎魁坊是当时著名的商业区,显示了广州的繁华。
  • “好陈董子三篇策”:倡导对经典文学的重视,特别是陈子昂的作品。
  • “莫看唐人一日花”:强调唐代诗人的一时之美,提醒人们应关注更深层的文化积淀。
  • “珍重诏书相勉意”:鼓励读者珍惜来自权威的鼓励和指导。
  • “士先器识后词华”:提倡士人应首先关注自己的才华和见识,而非仅仅追求辞藻的华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唐人一日花”来比喻短暂的繁华,表现深刻的文化内涵。
  • 反语: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文化,隐含着对表面繁华的批评。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呼吁士人要注重内在修养而非外在华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物”: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厚重。
  • “丞相宅”:代表着历史的辉煌与文化的积淀。
  • “鼎魁坊”:象征着商业繁荣与社会的活力。
  • “陈董子三篇策”:代表着古人的智慧与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番禺文物于今盛”中的“盛”是什么意思?
    A. 丰富 B. 衰败 C. 平淡

  2. 诗中提到的“陈董子”是谁?
    A. 李白 B. 陈子昂 C. 杜甫

  3. “士先器识后词华”强调了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内在修养 C. 外在表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 杜甫《春望》: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反映时代背景。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陆游的作品:两者均关心国家与文化,但刘克庄更强调文化的传承与修养,陆游则更注重报国情怀。
  • 刘克庄与杜甫的风格比较:刘克庄的作品更为平和细腻,而杜甫则更具激情与沉重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古文观止》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催梅) 水龙吟(游钓台作) 水调歌头 夜行船(章甥婚席间作) 雨中花(和) 盘古冢诗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二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一 春柳 泊舟平望偕齐次风宗伯周兰坡学士访玉川居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敖不可长 隶字旁的字 猎精 癶字旁的字 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逞壮 辵字旁的字 兰艾难分 齊字旁的字 掠人之美 饮腥苴熟 发兵 而字旁的字 侯服玉食 气高胆壮 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独行踽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