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57
竟日寻幽处,杖藜不惮遥。
客行黄叶路,僧立碧溪桥。
岩瀑飞寒雪,松风吼夜潮。
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
整天在幽静的地方游寻,手杖支撑着我不怕路途遥远。
旅客走在满地黄叶的小路上,和尚静静地站在碧绿的小溪桥上。
山岩的瀑布飞流如寒雪,松林间的风呼啸如夜潮。
这山中所有的地方都能隐逸,何必用《楚辞》来招引呢?
作者介绍:黄庚,字子华,号逸园,南宋时期的诗人,仕途不顺,热爱山水,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庚隐居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秋日景象和宁静氛围,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翠峰庵即事》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他在秋日山水间的游历,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竟日寻幽处”,便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悠闲的游历状态,似乎他在这片宁静的天地中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接下来的“客行黄叶路,僧立碧溪桥”,通过对比旅客与僧人的不同状态,深化了隐逸与世俗的主题。诗中“岩瀑飞寒雪,松风吼夜潮”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使人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感。
最后一句“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在这片山水中,诗人并不需要借助《楚辞》这样的名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归宿和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归属,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杖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手杖
C. 一种饮品
答案:B
诗中“客行黄叶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忧虑
答案:B
“何用楚辞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传统文化的尊重
B. 对华丽辞藻的质疑
C. 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