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意一徐枢二首》

时间: 2025-05-02 15:04:55

诗句

苦言玉座常追忆,坚卧蒲轮未易招。

昔喜凤来韶石奏,今愁鳌去海山摇。

覆瓯望绝民无福,亡鉴悲深帝辍朝。

欲向蟆陵沥卮酒,荒烟衰草路迢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4:55

原文展示:

苦言玉座常追忆,坚卧蒲轮未易招。
昔喜凤来韶石奏,今愁鳌去海山摇。
覆瓯望绝民无福,亡鉴悲深帝辍朝。
欲向蟆陵沥卮酒,荒烟衰草路迢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人提到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凋零,感到深深的忧愁与无奈。作者用“苦言”来形容对往昔的怀念,而“坚卧蒲轮”则表示在困境中难以招架的无奈。昔日的欢乐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茫然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渴望在蟆陵饮酒,表达了对自由与洒脱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受到道路的艰辛。

注释:

  • 玉座:指帝王或高贵之人的座位,象征权力与地位。
  • 蒲轮:指蒲草编成的轮子,常用来指代船只,隐喻生活的艰难。
  • 凤来韶石:象征着美好音乐与快乐的时光。
  • :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巨大的变故或灾难。
  • 覆瓯:指瓯中之水,象征民众的困苦与无助。
  • 蟆陵:地名,可能指代一种荒凉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明,号华阳,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以诗词闻名。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悲壮为主,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对社会的苦难深感忧虑。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挽意一徐枢二首》透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在诗的开头,他用“苦言”二字,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仿佛在叙述着一种无以言表的痛苦。而后面的“坚卧蒲轮未易招”,则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昔喜凤来韶石奏”让人想起曾经的欢声笑语,而“今愁鳌去海山摇”则暗示着如今的动荡与不安,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再一次用“覆瓯望绝民无福”来表达对百姓困苦的深切关注,“亡鉴悲深帝辍朝”则进一步揭示了政治的黑暗与无能。诗的结尾,诗人渴望在蟆陵饮酒,带有逃避现实的意味,也显露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荒烟衰草路迢迢”又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尽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奈而深沉的悲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苦言玉座常追忆:诗人常常回忆起曾经的美好与辉煌。
  • 坚卧蒲轮未易招:生活的艰难让人无所适从,像是困在小船上,难以改变现状。
  • 昔喜凤来韶石奏:曾经的快乐与繁荣,像是美丽的凤鸟带来了悦耳的音乐。
  • 今愁鳌去海山摇:如今的忧愁与动荡,像是大海中的巨浪让人不安。
  • 覆瓯望绝民无福:百姓的苦难让人感到无助,生活陷入绝境。
  • 亡鉴悲深帝辍朝:对国家的忧虑,感受到君主失职导致的悲惨局面。
  • 欲向蟆陵沥卮酒:渴望在荒凉的地方饮酒,寻找内心的慰藉。
  • 荒烟衰草路迢迢:诗人感受到道路的遥远与人生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昔喜”与“今愁”的对比,强化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落差。
  • 象征:如“鳌”象征着不安与动荡,“蟆陵”则象征着逃避与渴望宁静。
  • 用典:诗中引用了历史与文化典故,增强了诗的深度与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为主线,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怀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座:象征权力与高贵。
  • 蒲轮:象征生活的艰难与不易。
  • :象征美好的时光与欢乐。
  • :象征不安与巨大的变故。
  • 蟆陵:象征逃避现实与向往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喜凤来韶石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无奈
  2. “欲向蟆陵沥卮酒”中,蟆陵象征着:

    • A. 繁华
    • B. 荒凉
    • C. 和平
  3. 诗中提到的“鳌”象征了什么?

    • A. 美好
    • B. 动荡
    • C. 宁静

答案:

  1. A. 欢乐
  2. B. 荒凉
  3. B. 动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刘克庄的作品均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前者更强调家国情怀,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思考。
  • 李白《庐山谣》则展现了自然美与自由精神的向往,与《挽意一徐枢二首》的沉重情感形成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的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竹枝词 其七 西湖竹枝 其三十四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十 千峰夜月 西湖次韵二首 其二 西湖子夜歌八首 其六 西湖竹枝 其四 苏堤漫步 西湖吊古 其四 西湖杂诗 其二 西湖竹枝词 西湖竹枝词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囊中取物 皇道 提土旁的字 枪林刀树 看守 久居人下 匕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豫闻 劝善惩恶 密拶拶 耳字旁的字 未老先衰 狡兔死,良狗烹 包含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