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4
哀北
陆游〔宋代〕
太行天下脊,黄河出昆仑。
山川形胜地,历世多名臣。
哀哉六十年,左衽沦胡尘。
抱负虽奇伟,没齿不得伸。
老夫实好义,北望常酸辛。
何当拥黄旗,径涉白马津?
穷追殄犬羊,旁招出凤麟。
努力待传檄,勿谓吴无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哀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提到太行山脊和黄河的壮丽,突显了山川的雄伟和历史上众多名臣的事迹。然而,六十年来国家沦陷,左衽(胡人)侵扰,令作者感到无奈与悲哀。尽管心中抱负伟大,却老而无功,未能实现。作者常常向北方眺望,心中充满酸楚与苦涩。他渴望能够拿起黄旗,直接渡过白马津,追赶那些逃跑的敌人,并希望能招募到凤麟这种杰出的人才。诗的最后,表达了他努力发声的决心,提醒世人不要以为吴地无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其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深感国势衰微,常以诗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抱负。他的诗风质朴而富有激情,兼具豪放与细腻。
《哀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与金朝对抗的时期,国家多灾多难,陆游的爱国情怀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外族的侵犯,内心充满了惋惜和不甘。
《哀北》以雄浑的笔调抒发了陆游对国家沦陷的深切悲痛,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山川的壮丽和历史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作者以“哀哉六十年”开篇,直接诉说了自己对国家局势的沮丧。后半部分中,他表达了自己虽有伟大的抱负但却未能实现的无奈,显示出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矛盾。陆游通过“北望常酸辛”展现出自己对故土的思念与痛心,表现出一种深切的爱国情怀。最后,他以“勿谓吴无人”激励自己,要努力发声,传达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陆游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陆游对国家沦陷的深切悲痛,以及对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通过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他面对国家危机时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哀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左衽”指的是?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