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0:44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梅黄雨足喜初晴,
投枕华胥梦已成。
帐底香云凝未散,
手中书卷堕无声。
簟纹似水飞蝇避,
鼻息如雷稚子惊。
痴腹便便竟何有?
已将嘲弄付诸生。
梅花已经开黄,雨水充足,初晴的天气令人欢喜;我投身于枕头,梦中已成华胥之梦。帐子底下的香云还未散去,手中的书卷悄然滑落,毫无声息。席子的纹路好似水面,飞蝇都躲避而去;我的鼻息如雷,惹得稚子惊醒。可怜我这痴迷的肚子又有什么实质的东西呢?最终只能将嘲弄交给生命去对待。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但屡遭挫折,晚年专注于诗词创作,作品风格豪放,内容多关注家国情怀和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深思。梅花与雨水的描写,寓意着希望与欢愉,但在梦中与现实之中,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这首《午睡》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感受。诗中通过梅花、雨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初晴的清新和欢愉的氛围,而“投枕华胥梦已成”则传达出他在梦中追寻理想的渴望。紧接着的“帐底香云凝未散”,将宁静与芳香结合,展现了他午睡时的惬意。而“手中书卷堕无声”则暗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在沉浸于梦境时对现实的忽视。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对自我和生活的反思。“鼻息如雷稚子惊”展现出他午睡时的沉重呼吸,产生的气息竟让稚子惊醒,暗示着他内心的沉重与无奈。结尾处,诗人自嘲“痴腹便便竟何有”,将对物质的追求和生命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自身困境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在平静中流露出深邃的哲思,体现了陆游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索,展示了他在困境中的孤独和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思考,反映了陆游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胥梦”象征什么?
“鼻息如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描述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