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无题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6 01:59:09

诗句

黄鹄高飞云路遐,野凫谋食但泥沙。

山中樗栎年年在,看尽西风木槿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9:09

无题三首 其三

作者: 刘基 〔元代〕

原文展示:

黄鹄高飞云路遐,
野凫谋食但泥沙。
山中樗栎年年在,看尽西风木槿花。

白话文翻译:

黄鹄高高飞翔,飞越远广的云路;
野鸭在泥沙中觅食,生活艰难。
山中的樗栎树年复一年依旧存在,
看尽了西风中木槿花的凋谢。

注释:

  • 黄鹄:指一种大雁,象征高飞或理想。
  • 云路遐:意为远方的天空,形容飞得很高很远。
  • 野凫:野生的鸭子,象征普通或卑微的生活。
  • 泥沙:形容在艰苦环境中觅食。
  • 樗栎:樗树和栎树,常作为坚韧的象征。
  • 木槿花:一种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典故解析:

黄鹄高飞可以与《楚辞·九歌》中“云中谁寄锦书来”相联系,表达了对理想和远方的向往。樗栎树的常在则象征着坚韧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景升,号千里,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刘基经历了政治风波和人生起伏后所写,借自然景象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黄鹄与野凫的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两面。黄鹄象征着追求高远理想的人,而野凫则代表了那些在泥沙中挣扎求生的人。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也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艰辛。樗栎的年年常在,暗示着尽管外界环境不断变化,仍有一些坚韧的精神和意志在支撑着生活。最后,西风中的木槿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理想的思考,具有强烈的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黄鹄高飞云路遐:描绘黄鹄高飞的壮丽场景,表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2. 野凫谋食但泥沙:对比现实生活的艰辛,表达对生存的无奈。
    3. 山中樗栎年年在:樗栎树的坚韧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4. 看尽西风木槿花: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木槿花的凋谢让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
  • 修辞手法:

    • 对比:黄鹄与野凫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深意。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黄鹄、野凫、樗栎及木槿花都具有象征意义。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生命的坚韧与短暂,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黄鹄:象征理想与追求。
  • 野凫:象征卑微与艰辛。
  • 樗栎:象征生命的坚韧。
  • 木槿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
    B. 现实
    C. 决心
    D. 失败

  2. “野凫谋食但泥沙”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回忆

  3. 樗栎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生命的坚韧
    C. 理想的追求
    D. 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强调对人生的豪迈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刘基 vs. 王维:刘基在诗中通过对比展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王维则更多地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主题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佳客(次韵蔡文同集钱漕池亭) 生查子 清平乐(以千叶粉红牡丹送曾守) 浣溪沙(席中答钱漕) 浣溪沙(以鸳鸯梅送钱漕) 浣溪沙(饯范子芬行) 鹧鸪天(次曾守游梅园韵) 选冠子 清平乐(次曾守韵)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儿童走卒 豺鼠子 色字旁的字 盲眼无珠 一字旁的字 都头异姓 救结尾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正月 轻渎 琐末 门外汉 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承父业 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中必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