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27
日暮庭阴合,
斜阳复照檐。
不禁风絮乱,
寂寞掩重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庭院景象。夕阳西下,庭院中的阴影交织在一起,斜阳再次洒在屋檐上。微风吹过,院中的花絮纷纷飘落,显得格外孤寂,厚重的帘幕将这种寂寞掩盖了起来。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靖节,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参与元末的抗元斗争,后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刘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创作了大量诗词,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漫成 其四》创作于元代末期,当时国家动荡,民生困苦。刘基在此背景下,通过诗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局的思考。黄昏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漫成 其四》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黄昏时分庭院的景象,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孤寂的氛围。开篇“日暮庭阴合,斜阳复照檐”描绘了日落时分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随着“风絮乱”的出现,诗的情感逐渐转向孤独与忧伤。即便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色,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寂寞,最后一句“寂寞掩重帘”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日暮、斜阳、风絮等元素不仅营造了一个静谧的场景,也为诗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层次。刘基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人类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的庭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这种情感在美丽的自然景象中显得愈加突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日暮”指的是哪个时刻?
A. 早晨
B. 中午
C. 黄昏
“风絮乱”中,“风絮”指的是什么?
A. 风的声音
B. 随风飘落的花絮
C. 风的方向
诗的最后一句“寂寞掩重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