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怀三十一首 其二十》

时间: 2025-05-07 09:13:38

诗句

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

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

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

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3:38

原文展示:

感怀三十一首 其二十
作者: 刘基 〔元代〕

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
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
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
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游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远行,心中感到无比自由,能够尽情地欣赏四方的美景。然而,天地如此广阔,山川却显得渺小而遥远。众多鸟儿各自飞翔,树木则显得空旷而凄凉。站在高处看见万里风光,怀古之情使人心生伤感。诗人伫立望着浮云,心中渴望能够乘风而飞,追求更高的理想。

注释:

  1. 结发:指年轻时。
  2. 远游:远行,游历他乡。
  3. 逍遥:自在、悠闲。
  4. 杳茫茫:形容景物遥远而模糊。
  5. 苍凉:形容景象冷清、凄凉。
  6. 怀古:怀念往昔。
  7. 浮云:天上的云,象征自由或心境。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怀古”一词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昔日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景莹,号太白,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诗词才华和对历史的反思而受到后世推崇。他在诗词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超然物外的气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在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刘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融合。开头“结发事远游”即引出了诗人对往昔青春的回忆,表达了他对自由旅行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的“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则体现了广袤天地中个体的渺小与孤独,诗人通过对比加深了这种感受。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孤寂,诗人通过鸟的自由与树的孤单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继续的“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则更加深了这种情感,引发了对历史与往事的感伤,诗人在高处所见的万里风光似乎也无法抚平心中的伤痛。

最后的“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展示了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浮云象征着自由的境界,而诗人渴望能够像云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结发事远游:诗人回忆年轻时的旅行,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逍遥观四方:强调年轻时的自由与自在。
    • 天地一何阔:感叹自然的广阔,表达自我的渺小。
    • 山川杳茫茫:描绘遥远的山川,增加孤独感。
    • 众鸟各自飞:强调个体的自由与孤独。
    • 乔木空苍凉:树木的空旷表现景象的冷清。
    • 登高见万里:通过高处的视角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 怀古使心伤:对历史的追忆引发情感的伤感。
    • 伫立望浮云:诗人静静地凝视浮云,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 安得凌风翔:希望能像云一样自由飞翔,追求理想。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云比作自由的象征。
    • 对仗:如“众鸟各自飞”与“乔木空苍凉”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情感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怀念,反映了个体在大自然与历史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意象分析:

  1. 结发:象征青春的开始,代表着年轻的理想与追求。
  2. 天地:象征广阔的世界,体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3. 众鸟:象征自由与个体独立。
  4. 浮云:象征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5. 高山:象征着人生的高度与眼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结发事远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庭的依恋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工作的思考

  2. “众鸟各自飞”中,鸟象征着什么?
    A. 孤独与自由
    B. 家庭的团聚
    C. 生活的烦恼

  3. 诗人希望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A. 通过努力工作
    B. 像浮云一样飞翔
    C. 通过回忆历史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刘基的诗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孤独感,而王之涣则更多描绘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刘基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用晏词韵五首 其四 踏莎行 白堂看梅 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 踏莎行 和公权先生 踏莎行 其三 园中独坐 踏莎行 踏莎行 用晏词韵五首 其一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隐括梁元帝采莲赋为小词 踏莎行 题幻盦日本双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紊弃 包含挠的词语有哪些 背逆 豆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诸恶莫作 刀字旁的字 护坡 文思敏捷 总裁 雪窖冰天 一心一德 诚心实意 反文旁的字 支骨 包含佳的成语 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