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5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5:30
笳鼓发云惨寒空。
丹旐去卷悲风。
忧勤六载亲几务,有巍巍圣德仁功。
褰裳尊处大安宫。
荆鼎就遽遗弓。
仙游攀不及,臣民号恸诉苍穹。
笳声和鼓声在云间响起,令人感到凄凉和寒冷。
红色的旌旗在悲风中卷起,令人心中惆怅。
为国操劳六载,亲历几多事情,留下伟大的圣德和仁义之功。
在大安宫中,衣袂飘飘,心中却难以安宁。
荆鼎已经遗失,弓箭也被遗弃,
仙人游历不可企及,臣民们在苍穹下痛哭诉说。
《导引·笳鼓发》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诗作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可能是对国家失去领导者或是受到外敌侵扰时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笳鼓声和旌旗的描写,传达了对故国的忧虑和对伟大德行的追忆,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导引·笳鼓发》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古诗。它通过对笳鼓声的描写,引入了诗歌的悲壮基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中提到的“丹旐”和“悲风”,分别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动荡的局势,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伤。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音响和景象的描写,营造出冰冷和孤独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圣德仁功的叹息,突显了作者对领导者的怀念与对其光辉业绩的敬仰。诗的结尾处,仙游与臣民的号恸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不可企及,后者则是对现实的无声呐喊,彰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呼唤和对人民的怜悯。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紧迫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动荡与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表现了诗人对伟大德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强烈的忧国情怀。
笳鼓主要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战争与动乱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情感
“丹旐去卷悲风”中的“悲风”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风
B. 悲伤的气氛
C. 温暖的阳光
D. 宁静的夜晚
诗中提到的“六载”指的是作者为国操劳的时间,具体是几年?
A. 六年
B. 四年
C. 八年
D. 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