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38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复作中年别,仍怀后日忧。
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
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
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再一次在中年的时刻分别,心中仍然挂念着未来的忧虑。
关山阻挡了极目远望,汴河、泗水却依然向东流淌。
政局良好却正遭遇频繁的借贷,诗歌虽清新却只能暗自投放。
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灵寿的杖,扶持出富裕的民众和侯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年不详,卒年约1199年),字子道,号逸轩,宋代诗人,仕途坎坷,曾任职多地,因政局动荡而屡次迁徙。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政治与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师道与好友何子温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惋惜以及对未来局势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社会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复作中年别”直接点出分别的主题,接着“仍怀后日忧”透露出对未来的不安。诗中自然景物如“关山”和“汴泗”不仅衬托出别离的哀伤,更隐喻了人生旅途的艰难与不确定。“政好遭频借”一句,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现状,虽有良政却难免困扰于借贷之事,显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无奈。最后两句提到“灵寿杖”,不仅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
整首诗以情感为主线,通过景、情、理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政治、友情的深刻思考,诗意深远,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复作中年别,仍怀后日忧。
表达了中年时的离别与对未来的忧虑。
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
描述了自然景观的阻隔,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难。
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
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困境,即使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下,人们依然面临借贷的压力。
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民生的关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寿杖”象征什么?
A. 长寿
B. 财富
C. 权力
D. 友情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乐观
B. 无所谓
C. 忧虑
D. 消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