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12
得来矻矻相亲附,
飏去频频入梦思。
盗璧相争笞掠汝,
窃弓子笔亦诛之。
偿金在我宁从厚,
拜石为兄苦好奇。
待唤良工镌砚背,
偷儿携出有人知。
我费尽心思得来的小端砚,竟然在常卖人手中,经过多年才找到它。心中常常回忆起它,仿佛它又回到了我的身边。为了这块砚台,争斗和抢夺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连笔和弓箭都成为了争抢的对象。若我再花钱买回,愿意为此付出更多,愿意把石头当作兄弟,真是因为我对它的好奇与热爱。现在我只希望能请来工匠在砚台背面雕刻上字样,然而那窃贼已经带走,恐怕无人知晓。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词人,字子骞,号梦阮。他以诗词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或许与刘克庄个人对文房四宝(如砚台)的情感密切相关,表达了对失去珍贵之物的惋惜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小端砚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文房四宝的深厚感情。诗的开头,诗人以“得来矻矻相亲附”引入,表现出他当初得砚时的艰辛和珍贵。接着,诗中提到“盗璧相争”,不仅反映了对砚的重视,也折射出社会对珍贵物品的竞争与争夺,表现出一种文化与物质的冲突。
在情感的表达上,刘克庄选用了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不仅传达了对砚台的怀念,更展现了一个文人的无奈与执着。他愿意“偿金在我宁从厚”,可见他对砚的珍视程度,甚至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一个文人对于失去的物品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克庄的字是什么?
A. 子骞
B. 子文
C. 子华
D. 子明
诗中提到“盗璧相争”指的是什么?
A. 抢夺文具
B. 抢夺珍贵之物
C. 抢夺书籍
D. 抢夺衣物
诗人愿意为砚台付出多少金钱?
A. 不愿意
B. 宁从厚
C. 一点点
D. 只要可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