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49:16
题鹰猎兔画
和凝 〔唐代〕
虽是丹青物,沈吟亦可伤。
君夸鹰眼疾,我悯兔心忙。
岂动骚人兴,惟增猎客狂。
鲛绡百馀尺,争及制衣裳。
这幅画虽然只是丹青描绘的物品,但我看着它也会感到伤感。你夸赞鹰的眼光敏锐,而我却为兔子的心情而忧虑。这样的画作岂能激发骚人的兴趣,反而只是增加了猎人的狂热。即使是那百余尺的鲛绡,也无法与制作衣裳的精美相比。
和凝,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其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题鹰猎兔画》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诗人通过对猎鹰与兔子的描绘,反映出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自身对狩猎的忧虑与对生命脆弱的同情。
《题鹰猎兔画》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述一幅捕猎场景,引发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画面中,猎鹰代表着力量与技巧,而兔子则是脆弱与无助的象征。诗人在欣赏这幅画时,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不仅看到猎鹰的锐利,也为兔子的命运感到怜惜。这种反差加深了诗的内涵。
诗中提到“岂动骚人兴,惟增猎客狂”,表现了诗人对于猎人狂热追逐的批判,暗示着对生命的漠视。与此同时,最后两句“鲛绡百馀尺,争及制衣裳”则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强调即使是美丽的物品也无法与生命的价值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以及对狩猎行为的反思。和凝在这幅画前的不仅是对艺术的欣赏,更是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唐代诗人对人性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鹰与兔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价值,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狩猎行为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切同情。
诗中提到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兔子的感情是?
诗中所说的“惟增猎客狂”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