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解红·百戏罢》

时间: 2025-05-02 05:44:40

诗句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1]枝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40

原文展示:

解红·百戏罢
作者: 和凝 〔唐代〕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枝名。

白话文翻译:

在百戏表演结束后,乐声清晰悦耳;《解红》这首新曲子刚刚教会了人们。
两个如同瑶池仙子般的小姑娘,此时正在争夺花枝的美名。

注释:

  • 百戏:古代多种表演艺术的总称,泛指各类杂技、戏剧等。
  • 五音清:五音指的是音乐的五个基本音符,形容音乐清晰动听。
  • 解红:指的是一种曲调或歌曲名,可能与春天或美丽相关。
  • 瑶池: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之地,象征着仙境和美丽的女子。
  • 枝名:花枝的美誉或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和凝,唐代诗人,字仲明,号乐天,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约835年。和凝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百戏盛行的时期,表演艺术繁荣,音乐与舞蹈常常交融。诗中描绘了百戏结束后,音乐依然清晰动听的场景,以及两个美丽小仙子争夺美名的情景,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解红·百戏罢》是一首描绘艺术和美的诗作。诗句开头以“百戏罢,五音清”引入,暗示表演艺术的繁华结束,留下的是悠扬悦耳的音乐声。这种音乐的清晰不仅是对百戏的赞美,也是对艺术本身的珍视。接下来的“解红一曲新教成”则突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两个瑶池小仙子”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瑶池的仙子既代表了美丽的女子,也象征着艺术的高雅。她们的争夺不仅是对于美的竞争,更是对艺术成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戏罢,五音清”:表现出一种艺术的结束与音乐的余韵,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解红一曲新教成”:强调了新曲的出现,象征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枝名”:通过仙子的形象与争夺,展示出对美好事物的欲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仙子比喻为美丽的形象,增强了诗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整齐,字句对仗,使得诗歌朗朗上口,读来悦耳。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体现了唐代社会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戏:象征繁荣的文化生活与艺术形式。
  • 五音:代表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瑶池: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戏罢,五音清”中的“百戏”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特别的戏剧
    • B. 各类表演艺术的总称
    • C. 音乐的种类
  2. “两个瑶池小仙子”中的“瑶池”意味着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传说中的仙境
    •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和凝的《解红·百戏罢》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美与艺术的向往,但和凝更侧重于对表演艺术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饮酒来表达个人情感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梦钟离两兄 冬至夜雨感怀 早出钟山门未开立候久之 读史十首 仪秦 答徐七记室病中作 谢周四秀才送酒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 晋宫 题曹氏春江云舍 晚过浦西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阶牒 路结尾的成语 审责 鬓影衣香 飠字旁的字 粮结尾的成语 皓首 不假思索 辵字旁的字 间不容瞚 专号 色字旁的字 扇盖 韦字旁的字 一望无边 卜字旁的字 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彼一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