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三月初五日宿彭善村,夜雨寒甚,晓起雪积寸许,因赋》

时间: 2025-04-28 07:49:19

诗句

雁不堪闻,鸡还无用。

五更风里银釭冻。

纸窗犹道月光明,罗衾祇觉春寒重。

玉树朝新,雕轮晓动。

马蹄踏破琼瑶巷。

江南已是牡丹时,并门尚作梨花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9:19

原文展示

雁不堪闻,鸡还无用。
五更风里银釭冻。
纸窗犹道月光明,
罗衾祇觉春寒重。
玉树朝新,雕轮晓动。
马蹄踏破琼瑶巷。
江南已是牡丹时,
并门尚作梨花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春日早晨。雁声令人难以忍受,鸡鸣却无用,五更时分,寒风中蜡烛的光亮都显得冰冷。纸窗外的月光依旧明亮,然而卧床的我却只感受到春寒的沉重。早晨的玉树显得格外新鲜,雕刻的车轮在晨曦中轻轻转动。马蹄声踏破了那条如琼瑶般的巷子。江南的牡丹花已经盛开,而我却仍在做着梨花的梦。

注释

  • :指大雁,古时常用来形容孤独与凄凉。
  • 银釭:银色的灯火,这里暗指寒冷的夜晚。
  • 纸窗:指用纸贴成的窗户,形容朴素和寒冷的居所。
  • 罗衾:轻薄的被褥,表示温暖不足。
  • 玉树:比喻春天的新生,寓意美好。
  • 雕轮:指精美的车轮,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琼瑶巷:形容如雪般洁白的巷子。
  • 牡丹:象征富贵和繁华。
  • 梨花梦:指春天梨花盛开时的美丽梦境。

典故解析

  • 江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富饶地区,以花卉和美景闻名。
  • 牡丹: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视为富贵之花,象征春天的富饶与繁荣。
  • 梨花:象征纯洁和美丽,通常与春天的梦境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1748年-1806年),字子仁,号公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生于江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雅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三月初五,彭善村的夜雨寒冷,早晨又见雪,反映了诗人对春季气候变化的感受以及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诗歌鉴赏

此诗整体表现出一种春寒料峭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交融。开篇用“雁不堪闻,鸡还无用”展示了春天的寒冷与孤独,雁声传递出一种凄凉感,而鸡鸣却显得无关紧要,突显了环境的严峻。接着“纸窗犹道月光明”一句,虽然月光仍然明亮,但在寒冷的环境中却显得无力,诗人内心的孤寂感愈发显现。

“玉树朝新,雕轮晓动”则转向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自然的复苏。最后两句将视野从个人感受扩展到江南的盛景,牡丹盛开,象征着富贵与生机,而“梨花梦”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形成了一种对比,令人倍感诗人的心境与情感的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不堪闻,鸡还无用:表现了春寒的逼人,雁声让人难以忍受,而鸡鸣却显得无关紧要。
  2. 五更风里银釭冻:描绘了五更时分,风寒刺骨,蜡烛的光亮显得格外冷清。
  3. 纸窗犹道月光明:窗外明亮的月光与室内的寒冷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孤寂感。
  4. 罗衾祇觉春寒重:罗衾轻薄,无法抵御春寒,表现了诗人的身心感受。
  5. 玉树朝新,雕轮晓动:早晨的景象呈现出春天的生机,玉树新绿,车轮轻转。
  6. 马蹄踏破琼瑶巷:马蹄声打破了宁静的清晨,象征着生活的步伐与希望。
  7. 江南已是牡丹时:春天已至,江南的牡丹花盛开,象征着繁荣与美好。
  8. 并门尚作梨花梦:尽管大自然生机勃勃,诗人心中依然留恋于梨花的梦境,表达一种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以“玉树”、“雕轮”等形象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银釭冻”表现寒冷的无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寒与自然景色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独与凄凉。
  • :无用与无奈。
  • 月光:希望与孤寂。
  • 春寒:迟迟不去的寒冷。
  • 牡丹:富贵与繁荣。
  • 梨花:纯洁与梦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银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蜡烛
    C. 月亮
    D. 雁

  2. “玉树朝新”中的“玉树”象征着什么? A. 冷漠
    B. 生机与希望
    C. 贫穷
    D. 寂寞

  3. 诗人对春寒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温暖
    B. 无所谓
    C. 沉重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春望》 vs 《踏莎行》

  • 主题:杜甫的《春望》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而樊增祥的《踏莎行》则更多表现个人对春天生机的感受与孤独情怀。
  • 情感:杜甫的情感较为悲壮,樊增祥则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的交织。
  • 意象使用:两者都使用自然景物进行抒情,但樊增祥更侧重于细腻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樊增祥传》

相关查询

好事近 其三 减字木兰花 醉落魄/一斛珠 菩萨蛮 夜行船·漏水迢迢清夜 念奴娇 南歌子 点绛唇 减字木兰花 燕归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耳提面命 病民蛊国 指空话空 神秘 近年 隶字旁的字 猧子 暗中盘算 张火伞 郑开头的成语 士字旁的字 绚焕 采字头的字 蜂开头的成语 悖言乱辞 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