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9:18
好事近 其三
石孝友 〔宋代〕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
敛袂且还家。
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
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
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
无路踏云车。
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志存高远的年轻人,虽然希望四方,但却被困在世俗的琐事中,无法实现理想。他手握书卷和剑,但仍旧在京城中漂泊生存。他的理想未能达到,面对红尘的奔波,他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收拢衣袖准备回家。眼看秋天的草木逐渐枯黄,风月却正好清爽。与友人一起在山丘间悠闲生活,享受生涯。何时能有雷雨之势,平地起风云?用尺子可鞭打夷狄,用舌头可以治理国家,然而却无路可走,无法乘云车行。如今古往今来的万千事,唯有向黄花洒泪而已。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反映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风格多表现出清新脱俗的气质。
此诗作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面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失落。
这首《好事近 其三》通过对年轻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开篇即以“男儿四方志”引入,展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志气,但随后的“岂久困泥沙”则揭示了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束书匣剑”象征理想的追求,然而“依旧旅食在京华”则暗示了追梦的艰辛与无奈。
诗中“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在此背景下,诗人与友人共处于山水之间,渴望一种悠闲的生活,但“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又表达了他对变革与机遇的期待。而“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则体现了他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与责任感。
结尾“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境遇结合,表明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感。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和情感的表达上都极具层次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反思。
诗中“男儿四方志”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A. 自卑
B. 志向远大
C. 无所谓
“尺箠可鞭夷狄”中“尺箠”象征什么?
A. 武力
B. 政治智慧
C. 自我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愤怒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放与洒脱,而石孝友的《好事近 其三》则更多体现了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前者更为热烈,后者则表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