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31
夸独秀。动把春光泄漏。谁道江南无所有。一枝先入手。须是日将月就。那在风飘雨骤。直待豆秸灰落後。初尝山店酒。
这首诗赞美梅花的独特美丽,仿佛在春天中泄漏了光辉。有人说江南的春天什么都没有,其实一枝梅花早已在手中。时光飞逝,春天的日子和月亮的交替在继续。梅花在风雨中摇曳,直到豆秸灰烬落下后,才能品尝到山间小酒的滋味。
作者介绍:李俊明,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反映了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谒金门·慰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诗中以梅花为主线,表现了自然的美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梅花作为冬去春来的象征,不仅代表了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的开头就以“夸独秀”引入,立即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表达梅花在万物复苏中的独特地位。接着,诗人巧妙地借助“春光泄漏”来描绘梅花的美丽,仿佛梅花在用自己的绽放来传递春天的气息。通过“谁道江南无所有”的反问,诗人打破了对江南春天单一的看法,强调梅花的存在,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整首诗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尤其是“直待豆秸灰落後”一句,既暗示春天的结束,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回味。最后以“初尝山店酒”作结,诗人似乎在享受着生活中小确幸的同时,也在感慨岁月的流逝。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与生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乐趣的珍视,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中赞美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竹子
B. 梅花
C. 柳树
D. 桃花
诗中提到的“豆秸灰”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到来
C. 秋天的果实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质疑对江南春天的看法?
A. 直接陈述
B. 反问
C. 描述
D. 叙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