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9:08
谒金门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春山冻。岚气如波欲动。
谁把春寒轻剪送。
压帘帘骨重。
花影红沈窗缝。
菭色绿浮篱空。
香怕烧多金鸭痛。
碧纱烟入梦。
春天的山依然冰冻,山间的雾气像波浪一样起伏。
是谁把这春寒轻轻地送走?
窗帘压得沉重。
窗缝中花影红透了。
绿色的菭色(指绿蔓)在篱笆上浮动。
香味怕烧得太多,令金鸭感到痛苦。
碧纱的烟雾飘入梦中。
易顺鼎(约1610-1693)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山林,主要以诗词闻名。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为特点,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谒金门》创作于春季,诗人感受到春寒的残留,表现出对季节变迁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谒金门》全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山的冰冻景象及山间的雾气,意象新颖,情感细腻。诗人通过描绘春寒、窗前花影、篱笆上的绿意,以及对香气的感受,展现了一种轻松而又略带幽怨的情绪。
首句“春山冻”直接引入春天的主题,紧接着的“岚气如波欲动”则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的灵动,让人感受到春天虽已来临,但仍有寒意未退。接下来的“谁把春寒轻剪送”,不仅是对春寒的叹息,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花影红沈窗缝”一句,窗外的花影透过窗缝洒入室内,呈现出一种温暖的氛围,似乎在呼唤春天的真正到来。然而,最后两句“香怕烧多金鸭痛,碧纱烟入梦”则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思考,是清代诗词中的佳作。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气息展开,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春寒和花影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岚气如波”的意思是( )
A. 雾气如波动
B. 雾气如山
C. 雾气如花
“香怕烧多金鸭痛”中的“金鸭”指的是( )
A. 一种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食物
诗的主题主要是围绕( )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