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55
看落日。楼外远山横碧。多少心情言不得。倚栏空叹息。带眼频移宝玦,一任落红无色。弹尽泪珠衣又湿。晚风吹更急。
看着落日,远处的山峦与碧空相接,不禁感慨万千,却难以用言语表述。倚靠在栏杆上,空自叹息。戴着眼镜频频移视那宝贵的时光,任凭那落花随风飘散,毫无颜色。泪水已尽,衣服又被泪湿。傍晚的风吹得愈加急促。
此诗虽无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落红无色”的意象,暗含了花落人亡的悲伤情境,类似于李清照的“红酥手,黄滕酒”之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杨琇,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的某个傍晚,因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而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谒金门 晚眺》通过描绘落日和远山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看落日”,引入了一个视觉意象,瞬间设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楼外远山横碧”,展示出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虽然置身于美好的自然景色中,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显示了对心情的无奈。
“倚栏空叹息”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带眼频移宝玦”,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以及对珍贵时光的无奈追寻。最后“弹尽泪珠衣又湿”则是对悲伤情感的直接表达,强调了情感的深刻与无法释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勾勒出了一幅既美丽又凄凉的画面,令人深思。诗人在自然中的沉思,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感受和对时间的无情感慨。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混合着孤独、无奈和伤感的情绪,反映了人们在时间流逝面前的脆弱与无助。
诗中“落红无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无所谓
答案: B
诗人倚靠在哪儿叹息?
A. 桥上
B. 栏杆上
C. 树下
答案: B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夜景
B. 大海
C. 落日与远山
答案: C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谒金门 晚眺》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