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6:0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02:12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
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
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在月光下,我在露水中采摘荼糜花,倾倒酒液的银瓶,花儿垂下了头。
如果想要花香熏染酒的滋味,就不要让美酒弄湿了娇嫩的肌肤。
这一杯酒对我来说无所谓,百罚之中我也愿意承担。
皇帝的恩赐又能有多少呢?我这个野人偶尔也能品味其中的乐趣。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诗中提到的饮酒和花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的《尝荼?酒》是一首以自然为背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在月光下采摘荼糜花的场景,展现了一种优雅而宁静的生活。第一句以“月中露下”开篇,既描绘了夜晚的清幽,又为后面的饮酒活动设定了氛围。
从“若要花香薰酒骨”一句来看,诗人对酒的理解超越了单纯的饮用,酒与花香的结合,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享受美酒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让美酒沾染了娇嫩的肌肤,隐喻着对生活的珍惜与节制。
最后两句则引发深思,诗人似乎在自问,皇帝的赐予究竟有多少意义?反而那些简单的快乐,才更值得珍惜。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饮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的淡然,以及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荼糜”指的是:
A. 一种水果
B. 一种花卉
C. 一种饮料
D. 一种草药
诗中“玉醴”指的是:
A. 美酒
B. 美食
C. 美丽
D. 美德
诗人对待皇帝的赐予态度是:
A. 非常珍惜
B. 无所谓
C. 感到压力
D. 乐于接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尝荼?酒》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涉及月光和酒的意象,但前者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明显的差异,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