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2:40
度侄从事行亲迎之礼于傅氏朋旧各赋诗赠别老
作者:刘学箕
晓露沁桃脸,东风摇柳丝。
小雨斂香尘,山川发华滋。
今晨天气新,满路春融怡。
祖饯宾从欢,喧哗车马驰。
问云何为者,吾子有所之。
所之道匪遥,求友贵及时。
婚姻古则然,制礼今或夸。
琴瑟因好合,蘋繁尤谨持。
择藕得贤柔,令淑全妇仪。
岂但荣已身,实将慰母慈。
冰翁君子儒,材术世吏师。
听讼鉴烛物,明尤差毫釐。
子既获晤承,朝夕广见知。
士生三日别,犹以刮目为。
此行谅经月,归计春仲期。
非吴下阿蒙,行可验措施。
心广体自拜,勿溺小智私。
门户要人兴,责望夙所蕲。
庙见事唯谨,遄迈毋或迟。
语直殆逆耳,愿当深致思。
清晨的露水润泽了桃花般的脸庞,东风摇曳着柳条。小雨轻轻收拢了香尘,山川也因此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今晨天气如新,满路上春意盎然。祖辈欢送宾客,车马喧哗而驰。有人问我为何而来,我的孩子正有所求。其所求并不遥远,朋友间的情谊贵在及时。婚姻自古以来便是如此,礼仪如今却有些夸张。琴瑟相和因缘好合,繁花似锦之时更需细心维持。选择良缘应得贤良淑德之人,以成全夫妇之仪。岂止是荣华富贵,更是对母亲的安慰。冰翁是君子的儒,技艺与品德都是世间的良师。他能听讼明事理,审察物事细微之处。孩子既然得以承接,朝夕相处便能广为了解。士人即使三天后重逢,也应以刮目相看的态度对待。这一行程恐怕要经过几个月,归期大约在春季中旬。非吴下的阿蒙,行事可见分晓。心胸广阔才能自我尊重,切勿沉溺于小聪明的私见。门户的兴旺需靠人才,责任与期望应从早就寄托。庙堂之事须谨慎行事,出入之间切勿迟缓。虽说直言往往让人难以接受,但希望能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礼仪、亲情及个人修养的重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亲友相聚之际,表达对婚婚姻、友谊的祝福与思考,反映了当时对人际关系及礼仪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开篇以“晓露沁桃脸”描绘春晨的美景,生动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诗中反复提到的“琴瑟”和“贤柔”,不仅是对婚姻的美好祝愿,更是对理想伴侣的期许,体现出一种对传统婚姻观的尊重。
在表达对亲友的祝福时,诗人并未止步于表面的欢送仪式,而是深入探讨了人际关系的深层意义。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婚姻的严肃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诗中提到的“门户要人兴,责望夙所蕲”,不仅仅是对家庭的期盼,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整首诗语调清新,意境深远,抒情与议论交融,使读者在感受春日气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反思。可谓是古诗中的一篇佳作,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婚姻与友谊的珍贵。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情感,同时也提出了关于责任和修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琴瑟”象征什么?
诗人强调“求友贵及时”,这是为了表达什么?
诗中“冰翁君子儒”是指什么类型的人?
以上内容为《度侄从事行亲迎之礼于傅氏朋旧各赋诗赠别老》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