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25
发发寒初破,沉沉梦正惊。
梅花香里一时鸣。
恰似催将腊去试春声。
赋拟闲居岳,人同近市婴。
老来心性渐都平。
绿茗青灯猛地意纵横。
寒冷的天气刚刚过去,沉沉的梦中我被惊醒。
梅花的香气中,传来一阵阵的鸣叫声。
这声音仿佛在催促着腊月的结束,试探着春天的到来。
我打算闲居在山上,周围的人却都靠近市场的喧嚣。
年纪渐长,心境也愈加平和。
在绿茶和青灯的陪伴下,心中涌现出许多意趣。
姚华,清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作于冬春之交,作者可能在此时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心境变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因此写下此诗。
《南歌子 祀灶日闻爆竹声》是一首在寒冬与初春交替之际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梅花香气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冬日的告别,体现出生命的循环与变迁。开头“发发寒初破,沉沉梦正惊”表现出冬天的余寒与初春的来临,给人一种从沉睡中醒来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气息正在悄然逼近。而“梅花香里一时鸣”则通过嗅觉与听觉的结合,增加了诗的立体感,让人感受到梅花的清香与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的“恰似催将腊去试春声”一句,恰到好处地将春的气息与腊月的结束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时间的推移与季节的更替。诗人打算“闲居岳”,与自然亲密接触,远离喧嚣的市井生活,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随着年岁渐长,“老来心性渐都平”,心境的平和与生活的知足,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与内心的沉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融入了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季节变迁的诗,更是对内心宁静的追寻。
整首诗体现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随着年岁增长而来的内心平和,展现了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新生与希望
C. 喧嚣的生活
“老来心性渐都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焦虑
B. 平和与满足
C. 忧伤
“绿茗青灯”中的“青灯”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灯光
B. 夜晚的静谧
C. 春天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