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7:59
何事重来看明月,不堪垂老向西风。
为什么要再三地来看明月呢?只觉得年华已逝,面对西风,心中感到无奈与忧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明月”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寄托思乡和情感。西风则通常用来象征秋天、衰老及时光的流逝。
作者介绍: 谌祜,宋代诗人,生平事迹并不多见,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简洁明了,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晚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尤其是在面对时间渐渐流逝之时,情感愈发沉重。
这首诗以“明月”作为核心意象,诉说着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诗的首句“何事重来看明月”,表面是对明月的赞美,实际上却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明月象征着美好和宁静,但同时也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
第二句“不堪垂老向西风”则更为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的无奈与失落。西风不仅代表着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诗人在此感受到一种无力感,似乎在呼喊对生命的渴望,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残酷。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反映了诗人对老年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明月”象征了什么?
诗人对待老年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