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6:23
半亩青岗几树花,思贤亭畔醉流霞。
中原赍恨成千古,南粤论诗起一家。
灵均铗,信国槎。翁山抛却旧袈裟。
至今浪涌孤臣泪,燕子崖前北斗斜。
在这半亩青岗上盛开着几朵花,
我在思贤亭旁醉饮着流动的晚霞。
中原的仇恨延续至今已成千古之痛,
南方的诗人们聚在一起,论诗成一家。
灵均的剑,信国的舟,
翁山上他已抛弃了旧日的袈裟。
至今浪潮涌动,孤臣的泪水流淌,
燕子崖前北斗星也显得斜斜的。
朱帆,近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为主,风格严谨而不失豪情,常通过历史人物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对屈原遗踪的探访,表达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和对历史悲剧的思索,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此诗以“半亩青岗几树花”开篇,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诗人通过“思贤亭畔醉流霞”表达对贤者的怀念,展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敬仰情结。接着诗中提到的“中原赍恨成千古”,则引出了历史的沉重与对故国的思念。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自然与历史的交织,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结合得相得益彰。
“灵均铗,信国槎”两句,诗人以屈原和信国的象征,传达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而最后两句“至今浪涌孤臣泪,燕子崖前北斗斜”,则是情感的高潮,孤臣的泪水与历史的悲怆相呼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情感表达及历史感知上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历史洞察力。
整首诗以屈原为引,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忠诚理想的追求,强调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悲伤。
“思贤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纪念贤人的亭子
C. 一座山
诗中提到的“灵均”是谁的象征?
A. 诗人
B. 屈原
C. 信国
“孤臣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与悲伤
C. 无所谓
答案:1-B,2-B,3-B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朱帆的《鹧鸪天》更注重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独,而李白则以豪放的饮酒作乐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洒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