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25
鹧鸪天 忆故园
作者: 徐釚 〔清代〕
螺髻烟青乌桕红。
满林霜信白蘋风。
漫摇鸭嘴蛛潭侧,
斜筑蜗庐笠泽东。
狂欲饮,闷书空。
年年旅况客愁中。
几时归卧渔庄稳,
分付乡心与断鸿。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故园情景:青烟袅袅的螺髻与乌桕的红叶交映成趣,满林的霜气在白色的蘋风中飘荡。水边的鸭嘴在荡漾,蛛网在潭边轻轻摇曳,斜斜的蜗牛壳在东边的泽地上筑成的小屋。诗人渴望痛饮,却又感到无趣,书本上空虚的抒发着内心的烦闷。每年旅途的孤独让人愁绪重重,何时能返回那渔庄安稳地卧着,向乡心倾诉与那断了的鸿雁相连。
典故解析:
“断鸿”指的是孤雁,是一种常见的离别象征,表达了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徐釚,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诗人流亡或旅居他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属的渴望。
这首《鹧鸪天 忆故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秋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孤独。起首两句,通过“螺髻烟青”和“乌桕红”的对比,勾勒出秋天的色彩,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水边的宁静与闲适,但这种安宁并未能消解诗人的愁苦。
第四句“斜筑蜗庐笠泽东”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然而后面的“狂欲饮,闷书空”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似乎在喧闹的外界与内心的沉静之间游走。最后两句寄托了归乡的渴望,表达了对故园的深切思念,透过“分付乡心与断鸿”二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故乡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归属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孤独情感,展现了游子对归属的渴望和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了哪种树木的红叶?
A. 杨树
B. 乌桕
C. 桃树
D. 梅树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深切思念
C. 恨之入骨
D. 只是回忆
“分付乡心与断鸿”中“断鸿”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离别
C. 归属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釚的《鹧鸪天 忆故园》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后者则以月亮引发思念,都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更加直接和浓烈。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