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趋曲》

时间: 2025-04-30 16:53:08

诗句

岸上相将叠鼓催,青翰齐上碧波开。

鵁鶄属鳿不惊起,惯见兰桡日日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3:08

原文展示:

吴趋曲 文同 〔宋代〕

岸上相将叠鼓催,青翰齐上碧波开。 鵁鶄属鳿不惊起,惯见兰桡日日来。

白话文翻译:

岸上的鼓声层层叠叠地催促着,青色的船只一同驶向碧波之中。 水鸟鵁鶄和属鳿并不惊飞,它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兰桡船的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相将:一同,一起。
  • 叠鼓:鼓声层层叠叠。
  • 青翰:青色的船只。
  • 碧波:碧绿的水波。
  • 鵁鶄(jiāo jīng):一种水鸟。
  • 属鳿(shǔ yù):另一种水鸟。
  • 兰桡(lán ráo):装饰华丽的船。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宋代诗人、画家。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此诗描绘了一幅水乡的宁静画面,通过鼓声、船只和水鸟的描写,展现了水乡的日常生活和自然和谐的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文同游历江南水乡时,通过对水乡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水乡的宁静画面。首句“岸上相将叠鼓催”,以鼓声为引,营造了一种热闹而有序的氛围。次句“青翰齐上碧波开”,青色的船只在碧波中齐头并进,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后两句“鵁鶄属鳿不惊起,惯见兰桡日日来”,则通过水鸟的平静反应,表现了水乡生活的常态和自然和谐的景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岸上相将叠鼓催”:岸上的鼓声层层叠叠地催促着,营造了一种热闹而有序的氛围。
  2. “青翰齐上碧波开”:青色的船只一同驶向碧波之中,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3. “鵁鶄属鳿不惊起”:水鸟鵁鶄和属鳿并不惊飞,表现了水乡生活的常态。
  4. “惯见兰桡日日来”:它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兰桡船的到来,展现了自然和谐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水鸟的平静反应,赋予了它们习惯性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青翰齐上碧波开”与“鵁鶄属鳿不惊起”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乡的日常生活和自然和谐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叠鼓:鼓声层层叠叠,营造热闹氛围。
  • 青翰:青色的船只,形成动人画面。
  • 碧波:碧绿的水波,展现水乡美景。
  • 鵁鶄属鳿:水鸟的平静反应,表现水乡常态。
  • 兰桡:装饰华丽的船,展现水乡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翰”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船只 B. 青色的鸟 C. 青色的鼓 答案:A

  2. 诗中“鵁鶄属鳿不惊起”表现了什么? A. 水鸟的惊慌 B. 水鸟的平静 C. 水鸟的飞翔 答案:B

  3. 诗中“惯见兰桡日日来”中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船 B. 装饰华丽的船 C. 快速的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与文同的诗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吴趋曲》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但文同的诗更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而苏轼的词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词选》:收录了苏轼的词作,可以与文同的诗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观居宁画草虫 缑山子晋祠 天封观 水苔 答宣阗司理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栖烟鸟 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 河南王尉西斋 依韵和永叔雪後见寄兼云自尹家兄弟及几道散 施君挽歌 送王巡检之定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傲骨嶙嶙 高字旁的字 包含背的成语 死声淘气 艮字旁的字 砻砻 毋字旁的字 包含防的成语 旡字旁的字 没计奈何 防萌杜渐 包含于的成语 心德 璪瑢 包含尉的词语有哪些 弱肉强食 子字旁的字 迫究 末大不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