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7:02
与龚子敬同赋
作者:郭麟孙 〔元代〕
清游及新霁,缓步得嘉宾。
古木寒泉寺,鸣鸠乳燕春。
山行六七里,舟受两三人。
总是曾经处,何须更问津。
在清新的游览中,刚刚雨过天晴,缓缓地走来迎接我的宾客。
古老的树木旁是寒泉寺,春天里鸣鸠在叫,乳燕在飞来飞去。
在山中行走六七里,船上只有两三个人。
这一切都是我曾经到过的地方,何必再去问路呢?
作者介绍:郭麟孙,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春日,诗人与友人游玩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篇的“清游及新霁”便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气氛,带动读者进入诗人的游玩情境。诗中描绘的“古木寒泉寺”与“鸣鸠乳燕春”则通过悠远的景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古木与寒泉的结合,象征着悠久的历史与清澈的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和谐,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安宁。接下来的“山行六七里”与“舟受两三人”则引发了人们对游玩过程的美好回忆,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总是曾经处,何须更问津”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整首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知足常乐,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诗词测试:
诗中“新霁”指的是什么?
A. 雨后天晴
B. 太阳高照
C. 风和日丽
D. 雪后初晴
诗中提到的“鸣鸠”象征什么?
A. 秋天
B. 生机与春天
C. 冬天
D. 宁静
诗的最后一句“何须更问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自然的熟悉与自信
D. 对友人的依恋
答案:1.A,2.B,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风格偏向于孤寂与哲理。与郭麟孙的这首诗相比,王维的诗更显得沉静深邃,而郭麟孙则更倾向于友好与轻松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