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卧屏十八花·蔷薇》

时间: 2025-04-24 18:14:51

诗句

香风细细入东荣,嫩刺柔条叠绛英。

飞下神霞缘底事,剪来曾傅董双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14:51

原文展示:

香风细细入东荣,
嫩刺柔条叠绛英。
飞下神霞缘底事,
剪来曾傅董双成。

白话文翻译:

细腻的香风轻轻地吹入东边的花园,
嫩绿的刺与柔软的枝条上重叠着红艳的花朵。
仿佛是神仙的霞光在这里飘落,
这恰似当年剪裁的董双成花朵。

注释:

  • 香风:指带着花香的微风。
  • 东荣:形容东边的花园或花圃。
  • 嫩刺:嫩绿的刺,形容植物的刺状部分。
  • 柔条:柔软的枝条。
  • 叠绛英:重叠的红色花朵。
  • 神霞:形容如神仙般的霞光,指美丽的景象。
  • 底事:此处指的是这些花的由来或缘由。
  • 董双成:可能指的是古代女子的名字,象征着美丽的花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略有记载,以其清新细腻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花卉。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常在春日游览花园,吟咏花卉,以寄托心情。诗中描绘的蔷薇花,正是春天的象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诗歌鉴赏:

《题卧屏十八花·蔷薇》通过对蔷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花卉的美丽。首句“香风细细入东荣”,轻柔的风中带着花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嫩刺柔条叠绛英”,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蔷薇的娇美与生机勃勃,色彩的丰富性让人联想到春日的绚烂。

后两句“飞下神霞缘底事,剪来曾傅董双成”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美好的回忆,董双成或许是与花相关的美好象征,这一联不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首诗以花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既有对春日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风细细入东荣:描绘春风轻柔地吹入花园,传递着花香,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2. 嫩刺柔条叠绛英:花朵与枝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蔷薇的娇嫩与美丽。
  3. 飞下神霞缘底事:将花与神仙的霞光相联系,暗喻花的美丽如同神仙般的存在。
  4. 剪来曾傅董双成:提及董双成,可能带有隐喻,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丽比作神仙的霞光,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嫩刺柔条”与“叠绛英”形成对仗,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蔷薇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递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风:象征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 蔷薇:美丽与爱情的象征,常用来表现青春与美好。
  • 神霞:象征完美与梦幻的境界,暗示人间美好与超凡脱俗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牡丹
    B. 蔷薇
    C. 荷花
    D. 梅花

  2. 填空题:诗中“香风细细入____”,填入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董双成”是指一位历史人物。(对/错)

答案:

  1. B. 蔷薇
  2. 东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题卧屏十八花·蔷薇》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李清照更多地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葛立方则更加细腻地描绘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3. 《花卉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珠湖 文游台 吴门徐昭法先生画芝 吴门徐昭法先生画芝 其二 方正学先生祠 月上 罗汉寺 其二 罗汉寺 其一 送成都护戎韩舍人 送熊退斋归武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影 独完 有目咸赏 厄字旁的字 鹍丝 折文旁的字 尤甚 采字头的字 舍寿 人心不足蛇吞象 齿字旁的字 阴错阳乱 雌黄黑白 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秉轴持钧 攴字旁的字 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