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卧屏十八花·桃花》

时间: 2025-04-25 22:32:06

诗句

细看裂锦又蒸霞,黄师塔前江上花。

折得一枝明老眠,与儿洗面作容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2:06

原文展示:

细看裂锦又蒸霞,黄师塔前江上花。折得一枝明老眠,与儿洗面作容华。

白话文翻译:

仔细看那鲜艳的桃花,仿佛在晨霞中绽放。在黄师塔前的江边,一片花儿正盛开。我折下一枝花,陪着孩子洗脸,妆点出美丽的容颜。

注释:

  • 裂锦:形容花色鲜艳如锦缎般美丽。
  • 蒸霞:晨霞的映照与花朵的盛开结合,意指花朵在晨光中显得更加美丽。
  • 黄师塔:指的是位于江边的黄师塔,历史悠久,常作为诗词中的景点。
  • 明老眠:指鲜艳的花朵在晨光中显得明亮,与安静的老者相对,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 洗面:洗脸,象征清新与美好。
  • 容华:容颜美丽,华丽的外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生活于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自然、细腻动人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风景,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用生动的意象表达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季,正值桃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传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表现了与孩子的亲密互动,体现了家庭温暖与亲情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桃花的美丽,作者以“裂锦”与“蒸霞”来形容花朵的色彩与光辉,既生动又富有诗意。黄师塔前的场景,既是自然的景观,也是文化的象征,塔的存在为诗增添了一种历史深度和人文气息。折下一枝花与孩子一起洗脸的场景,暗含了亲情的温馨。诗人在此不仅仅是描绘春天的美景,更是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看裂锦又蒸霞”:仔细观察桃花,花色鲜艳如锦,晨霞中的桃花更显动人。
  • “黄师塔前江上花”:在黄师塔前的江边盛开着桃花,形成了美丽的自然画卷。
  • “折得一枝明老眠”:折下一枝桃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暗含宁静的内心。
  • “与儿洗面作容华”:与孩子在一起,洗脸的过程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彰显温馨的家庭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比作“裂锦”,形象生动。
  • 拟人:桃花在晨光中的表现仿佛有生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美丽和家庭的温暖。诗人通过桃花的绚烂和与孩子的互动,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生命与美丽。
  • 晨霞:象征希望与新生。
  • 黄师塔: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增添了诗的厚度。
  • 孩子:家庭温暖与亲情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什么形容桃花的颜色?

    • A. 白色
    • B. 鲜艳如锦
    • C. 灰色
    • D. 绿色
  2. 黄师塔前的江上开着什么花?

    • A. 菊花
    • B. 桃花
    • C. 玫瑰
    • D. 兰花
  3. 诗中提到的“与儿洗面”意指什么?

    • A. 亲情的温暖
    • B. 玩水的乐趣
    • C. 学习洗脸
    •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体现对国家和家庭的思考。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葛立方的《桃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李白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而葛立方则更侧重于家庭亲情的温暖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晁美叔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题文与可墨竹(并叙) 赠姜唐佐生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次韵杭人裴维甫 春帖子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区区此心 隽敏 骨字旁的字 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蝉联蚕绪 竹字头的字 門字旁的字 讲鋭 巨踊 包含喀的词语有哪些 灾厄 亘古 殳字旁的字 包含枉的成语 辛字旁的字 韫玉待价 包含静的成语 高才疾足 死且不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