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意》

时间: 2025-04-26 21:36:30

诗句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30

原文展示: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白话文翻译:

在森林中的鹿与人,常常受到老虎的攻击。
老虎怎么可能帮助鹿呢,它们各自追求自己的食物。
人们追逐利益而不顾及危险,灾祸又怎能停止呢?
自古以来,隐居于世的人,轻视那些依靠智谋的人。

注释:

  • :遇到,遭遇。
  • :援助,帮助。
  • 趋利:追逐利益。
  • 遯世:隐居,远离世俗。
  • :地方,土地。
  • 轻彼:轻视那些。

典故解析:

  • 古来遯世:反映了古代隐士的生活态度,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官场的纷争与世俗的利益,代表了一种高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节庵,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古意》创作于梅尧臣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及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诗中通过鹿与虎的比喻,探讨了人性与利益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古意》通过生动的比喻,阐述了人类在生活中的利害关系。诗中“鹿”和“虎”的形象,代表了弱者与强者之间的斗争。鹿作为弱者,常常受到虎的攻击,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存法则的描述,更是对人类社会中权力与利益关系的隐喻。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生存的残酷,强调了弱者在强者面前的脆弱无助。而后两句则引导读者思考,追求利益而不顾及后果的态度,最终可能导致灾难的降临。诗人用“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警示人们,要理性地看待追求利益的行为,提醒世人应该有远见,避免因短视而引发的祸端。

在形式上,诗句简洁而有力,语言直接,富有哲理性。整体上,梅尧臣通过《古意》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寄托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性、利益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
    描述了鹿与人间的冲突,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

  •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强调了自然界的自私本性,虎与鹿之间并无同情可言。

  •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警醒人们在追逐利益时,要警惕随之而来的风险。

  • 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反映了对隐居生活的赞赏,强调了智谋与世俗的对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鹿与人类的处境进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人性自私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提醒人们在追逐利益时应避免盲目。

意象分析:

  • 鹿:象征弱者,代表被压迫与无助的状态。
  • :象征强者,代表追逐利益与权力的生存法则。
  • 遯世:隐士的象征,代表对世俗生活的拒绝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鹿”与“虎”分别象征什么?

    • A. 强者与弱者
    • B. 朋友与敌人
    • C. 富人和穷人
  2. “趋利不顾害”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追求利益时应谨慎
    • B. 利益是人生的唯一目标
    • C. 无需担心后果
  3. 诗中“古来遯世”是指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隐居生活
    • C. 参加仕途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梅尧臣的《古意》则更侧重于人性与利益的冲突,两者在表达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巫山一段云 先天观作 巫山一段云 携杖上禅房山 巫山一段云 悼友 巫山一段云 前题 巫山一段云 巫山一段云 潇湘夜雨 巫山一段云 远浦归帆 巫山一段云 潇湘八景 平沙落雁 巫山一段云·寂照山月衔 巫山一段云 戒无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子姑 緑华 斗酒学士 苍狗白云 辛字旁的字 龙函 凤泊鸾漂 包字头的字 巧妙绝伦 学院 齿字旁的字 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令原之戚 寸字旁的字 坡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