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5:45
发丹阳後寄徐元舆
作者:梅尧臣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
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
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
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
禅扃竹下过,乳井松间出。
烹茶觉暂醒,岸帻情弥逸。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
与君别后已经五年,互相望着的日子并不是一朝一夕。
重逢就像梦中一样,欣喜地看到你的身影。
那时春已过半,临水的柳树还未茂密。
我们载酒而游,轻轻划着小船,彼此坐在膝上。
在竹下的禅房中经过,松间的井水流出。
煮茶时才觉得稍稍清醒,岸边的帽子显得格外轻松。
兴致渐消,乘着月光归去,直到天亮才解开行裳。
离愁愈发加重,远远的思念如同失去一般。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秉志,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徐元舆重逢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久别重逢的欢喜与离愁,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思念。
这首诗以淡淡的笔调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五年未见后的重逢,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诗的开头便以“别君忽五年”引入,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对相聚的渴望。接着用“会合如梦寐”来形容重聚的惊喜,恰如梦中相会,显示出对久别重逢的珍惜。接下来的描写,春天的气息、柳树的生长,都渗透出自然的气息,和轻松愉快的游玩场景,体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兴致的消退和离愁的加重逐渐显现,结尾的“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突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邃而复杂。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藏着淡淡的忧伤,正是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逢的欢愉与分别的离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A. 一年
B. 五年
C. 十年
答案:B
作者在诗中用什么方式表达对重逢的欣喜?
A. 通过自然景物
B. 通过饮酒
C. 通过梦境
答案:C
“离怀更宿酲”中的“酲”字意思是什么?
A. 清醒
B. 酒醉
C. 忧愁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