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发丹阳後寄徐元舆》

时间: 2025-05-01 18:55:45

诗句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

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

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

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

禅扃竹下过,乳井松间出。

烹茶觉暂醒,岸帻情弥逸。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5:45

原文展示

发丹阳後寄徐元舆
作者:梅尧臣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
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
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
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
禅扃竹下过,乳井松间出。
烹茶觉暂醒,岸帻情弥逸。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

白话文翻译

与君别后已经五年,互相望着的日子并不是一朝一夕。
重逢就像梦中一样,欣喜地看到你的身影。
那时春已过半,临水的柳树还未茂密。
我们载酒而游,轻轻划着小船,彼此坐在膝上。
在竹下的禅房中经过,松间的井水流出。
煮茶时才觉得稍稍清醒,岸边的帽子显得格外轻松。
兴致渐消,乘着月光归去,直到天亮才解开行裳。
离愁愈发加重,远远的思念如同失去一般。

注释

  • 别君:与朋友分别。
  • 相望非一日:互相想念的日子不是一两天。
  • 形质:指人的外形和神态。
  • 春已仲:春天已到中旬。
  • 载酒相与游:带着酒一起游玩。
  • 轻舠劣容膝:轻轻地划船,坐着的姿态显得简陋。
  • 禅扃:指禅房的门。
  • 乳井:指泉水,流出乳白色的井水。
  • 兴阑:兴致消减。
  • 行繂:行走时的衣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秉志,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徐元舆重逢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久别重逢的欢喜与离愁,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淡的笔调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五年未见后的重逢,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诗的开头便以“别君忽五年”引入,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对相聚的渴望。接着用“会合如梦寐”来形容重聚的惊喜,恰如梦中相会,显示出对久别重逢的珍惜。接下来的描写,春天的气息、柳树的生长,都渗透出自然的气息,和轻松愉快的游玩场景,体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兴致的消退和离愁的加重逐渐显现,结尾的“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突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邃而复杂。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藏着淡淡的忧伤,正是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君忽五年: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已有五年,时光的流逝。
  2. 相望非一日:长久的思念不是短暂的一天。
  3. 会合如梦寐:重逢时的欣喜如同梦中相会。
  4. 欣喜对形质:见到朋友的形态,内心非常高兴。
  5. 是时春已仲:时节已是春天的中旬。
  6. 临水柳未密:柳树尚未茂盛,暗示温暖的春光。
  7. 载酒相与游:带着酒一起游玩,增添欢愉。
  8. 轻舠劣容膝:划船的姿势轻松自然。
  9. 禅扃竹下过:在竹下走过,意境悠远。
  10. 乳井松间出:松树间流出的清泉,表现自然之美。
  11. 烹茶觉暂醒:煮茶时稍微清醒,意在享受过程。
  12. 岸帻情弥逸:岸边的帽子轻松自在,心情愉悦。
  13. 兴阑乘月归:兴致渐消,乘着月光返回。
  14. 及旦解行繂:黎明时解开衣裳,象征归家。
  15. 离怀更宿酲:离愁更加沉重,暗示对友人的思念。
  16. 远想都如失:远方的思念如同失去,感情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会合如梦寐”,形象生动。
  • 对仗:如“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逢的欢愉与分别的离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和希望。
  • :象征欢聚和友谊。
  • :象征思念与孤独。
  • :清醒与宁静的象征。
  • :象征清雅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A. 一年
    B. 五年
    C. 十年
    答案:B

  2. 作者在诗中用什么方式表达对重逢的欣喜? A. 通过自然景物
    B. 通过饮酒
    C. 通过梦境
    答案:C

  3. “离怀更宿酲”中的“酲”字意思是什么? A. 清醒
    B. 酒醉
    C. 忧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发丹阳後寄徐元舆》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梅尧臣更侧重于重逢的欢愉与离愁,李白则在离别中感受到更深的孤独和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集》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丑奴儿 其八 春残 如梦令 临江仙 浣溪沙 其三 雨中花慢 水龙吟 其三 鹧鸪天 其二 月夜诸院饮酒行令 别怨 霜寒 玉蝴蝶 雪词 朝中措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萧墙之衅 景致 冲刷 四时之气 豆字旁的字 借胎 一枝春信 孟鸟 鹿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晕晕忽忽 于心有愧 翻肠搅肚 阿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