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12
清平乐·笙歌宛转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笙歌宛转,如上吴王宴。
宫女如花倚春殿,舞绽缕金衣线。
酒阑画烛低迷,彩鸳惊起双栖。
月底三千绣户,云间十二琼梯。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华美的宴会场景,宛如当年吴王的盛宴。宫女们如花一般倚靠在春日的殿堂里,身着金线缕衣翩翩起舞。酒席已近尾声,烛光摇曳迷离,彩色的鸳鸯因惊动而翩然起飞,双双栖息。月光照耀下,三千扇绣窗熠熠生辉,宛如云间的十二条琼楼玉阶。
作者介绍:
晏几道,字叔原,号惭愧,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写词,作品风格婉约、细腻,以情感丰富而著称。他的许多词作都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清平乐·笙歌宛转》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繁荣,文人墨客常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享受生活。此词描绘的是一种奢华的宫廷生活,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短暂欢愉的珍视。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华丽的宫廷宴会,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奢华。开篇“笙歌宛转,如上吴王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与欢笑的场景。这里的“宛转”二字强调了乐曲的柔美与悠扬,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接下来的“宫女如花倚春殿”,通过比喻将宫女们的美丽与春天的花朵相提并论,展现了她们的青春与娇艳。词中“舞绽缕金衣线”的描写则将舞者的优雅与服饰的华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随着“酒阑画烛低迷”,宴会逐渐接近尾声,烛光映照出一种迷离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欢乐的短暂。最后两句“月底三千绣户,云间十二琼梯”则将场景推向高潮,明月下的绣窗与高耸的玉阶,象征着无尽的美好与奢华,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虚幻的美。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短暂欢乐的珍惜,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华丽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隐含了对短暂欢乐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宫女如花”中的“花”用来比喻什么?
词中提到的“酒阑”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