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秦娥》

时间: 2025-08-04 08:08:12

诗句

团圆月。

清光深愿长无缺。

长无缺。

霜天晓角,又催离别。

愁多添上心头结。

有言欲说还休说。

还休说。

酒边剑底,一腔热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08:12

原文展示:

团圆月。清光深愿长无缺。长无缺。霜天晓角,又催离别。愁多添上心头结。有言欲说还休说。还休说。酒边剑底,一腔热血。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团圆月下,我希望永远不会缺少任何东西。可是,这样的愿望在霜冷的早晨又唤起了离别的忧伤。心中的愁苦愈加沉重,想要说的话却又止住不说。再说下去,只能在酒杯旁与剑下,倾诉我满腔的热血。

注释:

  • 团圆月:指中秋月,象征团圆、思念。
  • 清光:清澈的月光。
  • 长无缺:希望长久完美,无缺憾。
  • 霜天晓角:霜冷的早晨,催促着离别的到来。
  • 心头结:心中积压的忧愁。
  • 有言欲说还休说:想说的话却又忍住不说。
  • 酒边剑底:在酒桌旁和剑下,表示抒发情感的场所。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团圆月”与“霜天晓角”都是常见的意象,前者与中秋节相关,代表着团圆与思念,后者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酒边剑底”则可以理解为一种豪情,酒是抒发感情的媒介,剑则象征着英雄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逸云,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变革与离别的时代,表现了诗人在社会动荡中对美好团圆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忆秦娥》以团圆的月亮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团圆月”这一意象,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情感基调,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离别的感慨。月光的清澈与深邃,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而“霜天晓角”则让这一份思念愈加沉重。此时,心头的愁苦如同重重的结,难以解开,表达了那种说不出的心情与无奈。最后,诗人以“酒边剑底”的豪情收尾,表达了自己虽有满腔热血,却无处倾诉的孤独感,使整首诗在感伤中带有一种豪迈之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团圆月:引入诗的主题,象征团圆与思念。
    2. 清光深愿长无缺:希望这种美好能永远保持。
    3. 霜天晓角,又催离别:描绘离别的时刻,带来忧伤。
    4. 愁多添上心头结:心中愁苦愈加沉重,形成“结”。
    5. 有言欲说还休说:想说的话却又不能说出,显示内心挣扎。
    6. 酒边剑底,一腔热血:在酒与剑的意象中,表达内心的豪情与无奈。
  • 修辞手法

    1. 对比:团圆与离别的对比,增强调感。
    2. 象征:月亮象征团圆,酒与剑象征豪情与无奈。
    3. 排比:使用“还休说”的重复,加深情感的纠结。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 团圆月:象征团圆与美好,承载着对亲人的思念。
  • 霜天晓角: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逼近。
  • 酒边剑底:表达豪情与无奈的情感发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团圆月”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团圆
    • C. 旅行
    • D. 时间
  2. 诗中提到的“霜天晓角”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兴奋
    • D. 平静
  3. 诗中“酒边剑底”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豪情与无奈
    • B. 安静与沉思
    • C. 旅行与冒险
    • D. 亲情与友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陈逸云的《忆秦娥》都涉及到月亮和思念,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陈逸云则表达了对团圆的向往与离别的愁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

相关查询

杂兴 即席次吴季行韵 春在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二 丽秋花 简马庄父 芍药花二首 刘宗古画过海寿星 题本觉寺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谬想 云骨 乌天黑地 隹字旁的字 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角崩 眼不见为净 遮篷 包含套的成语 谈古说今 语挚情长 山字旁的字 淹滞措大 耳刀旁的字 桃花人面 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