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浯溪中兴碑后》

时间: 2025-05-04 07:47:20

诗句

三颂遗音和者希,丰容宁有刺讥辞。

绝怜元子春秋法,都寓唐家清庙诗。

歌咏当谐琴搏拊,策书自管璧瑕疵。

纷纷健笔刚题破,从此磨崖不是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20

原文展示:

三颂遗音和者希,丰容宁有刺讥辞。
绝怜元子春秋法,都寓唐家清庙诗。
歌咏当谐琴搏拊,策书自管璧瑕疵。
纷纷健笔刚题破,从此磨崖不是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遗留音韵的赞美,能够和谐的人实在少见,丰厚的内容又怎会有刺人的讥讽呢?我对元代的诗法非常欣赏,它都蕴含在唐代的清庙诗中。歌唱和吟咏应该是和谐的,就像弹琴一样,书写的作品即使有瑕疵也要用心去表达。纷纷的笔触虽然刚劲有力,却终究使得这块磨崖不再是碑刻。

注释:

  • 三颂遗音:指对古代音韵的赞美与回响,遗音指留存下来的音乐或诗歌的音韵。
  • 丰容:丰富、充实的内容。
  • 刺讥辞:指尖锐的讽刺与嘲讽的言辞。
  • 元子:指元代的诗人或诗法。
  • 唐家清庙诗:唐代清庙所作的诗,代表着一种高雅的诗歌风格。
  • 琴搏拊:弹琴和敲打,指歌唱和吟咏的和谐。
  • 璧瑕疵:指虽然有瑕疵,但仍然是美玉,象征作品的不足之处。
  • 磨崖不是碑:在这里意指经过时间的磨损,原本的意义和形态被改变,不再是原来的碑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汝扬,号云峰,江苏苏州人。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诗受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书浯溪中兴碑后》写作于苏州浯溪,诗人在此地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结合个人的感悟与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典音韵和诗歌的探讨,表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开篇的“遗音”和“刺讥辞”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古典诗歌的尊重。诗中提到的“绝怜元子春秋法”,不仅是对元代诗法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唐诗的怀念和对当代诗歌的失望。整首诗歌流畅而富有韵律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诗歌和谐统一的追求。

此外,诗人通过“璧瑕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包容的态度,尽管作品有瑕疵,但依然值得被珍视。最后一句“从此磨崖不是碑”则是对时间与文化变迁的反思,意味着古老的事物经历了时间的侵蚀,而失去了原有的形态与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颂遗音和者希:对古代音韵的称赞,强调能与之和谐的诗人难得。
  2. 丰容宁有刺讥辞:丰富的内容不会有尖锐的讽刺,表达了对诗歌内涵的期待。
  3. 绝怜元子春秋法:表达对元代诗人所用诗法的赞美,强调其深刻和独特。
  4. 都寓唐家清庙诗:唐诗的清雅与高尚,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5. 歌咏当谐琴搏拊:歌唱与弹琴应和谐,强调诗歌的音乐性。
  6. 策书自管璧瑕疵:书写作品中即使有瑕疵,但仍需用心去表达。
  7. 纷纷健笔刚题破:热烈的书写虽有力,却也使得原本的意义模糊。
  8. 从此磨崖不是碑:经过时间的磨损,原有的意义已不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用到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用“璧瑕疵”比喻作品的缺陷,表现包容性。
  • 反衬:通过“刺讥辞”与“丰容”形成对比,突出诗歌的高雅与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典诗歌的敬仰与反思,透过对音韵和诗歌内容的探讨,诗人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诗歌的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遗音:象征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回响。
  • 丰容:代表丰富的内涵与深邃的思想。
  • 璧瑕疵:象征着作品的美与缺陷并存。
  • 磨崖:暗喻历史与时间的不可逆转,反映文化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丰容宁有刺讥辞”意指什么?

    • A. 丰富的内容会有讽刺
    • B. 丰厚的内容不会有讽刺
    • C. 诗歌应该有讽刺
    • D. 以上皆不是
  2. “璧瑕疵”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完美无瑕
    • B. 美与缺陷并存
    • C. 只有缺陷
    • D. 只有美
  3. 诗歌最后一句“从此磨崖不是碑”强调了什么?

    • A. 传统文化的永恒
    • B. 文化的变迁
    • C. 诗歌的力量
    • D. 以上皆不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对古典诗歌的情感。
  • 杜甫的《春望》:反映历史与现实的变化。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李白在诗歌风格上的对比,范成大偏向细腻与内省,而李白则更为奔放与豪放。两者在表达对文化的热爱上有着共同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分析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失调名 其二 失调名 其一 诉衷情令 其四 春词 诉衷情令 其一 春情 蝶恋花 金蕉叶 中峰 题洞虚观 瑞鹧鸪·融融十月小春天 步蟾宫·长庚星驭重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威信扫地 得胜令 莼鲈之思 世俗之言 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络驿不绝 业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铁衣 敬业乐群 清教徒 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使符 齊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轻裘缓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