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32
原文展示: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白话文翻译:
一只乌鸦驱赶着兔子,令我这个衰老的老人感到无奈,
我才明白,人生浮华,终究是空无一物。
我整天沉浸在弹琴读书的事情中,
依靠梅树和竹子,过着百年的闲适生活。
没有官职就不必担忧三次被贬,
安分守己又何必为五穷而烦恼。
就在咫尺之间,有钟声和鼓声的地方,
要向师父学习佛法,就需要自己身体力行。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诗文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平淡,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与僧侣交流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对佛教思想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对衰老与浮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乌驱兔迫”一语,生动描绘出生活的压力,紧接着对“浮生”的认识,揭示了人生的空虚与无常。诗人通过“拈掇琴书”的日常活动,表达了自己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一种优雅而闲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强调无官职的安逸与安分守己的生活哲学,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无所畏惧的心境。最后两句,诗人向师父学习佛法,强调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表现出对修身养性的重视。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突显了自然的宁静与文化的深邃,情感真挚而深远,给人以启迪与思考。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将人生哲学与个人追求融汇,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乌驱兔迫”意指什么?
“无官不用忧三黜”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