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8:08
疏影
作者: 林修竹
月明林静。恰浮动暗香,梅弄清影。江北江南,春晓嫩寒,正好一枝投赠。自从唤醒罗浮梦,嘈翠羽淡妆冰莹。黄昏后,小蕊疏干,竹外斜枝更胜。诗成恰宜天雪,想寒映草堂,花放庾岭。古意高风,竹屋疏离,观赏尤添情兴。百花头上开偏早,凝玉骨那嫌冰冷。最爱是,风雪孤山,处士伴侬和靖。
在明月的照耀下,树林显得格外寂静,暗香浮动,梅花的清影在摇曳。江北和江南,春天的黎明还有些微寒,正好可以赠送一枝梅花。自从唤醒了罗浮山的梦境,翠羽轻妆下的冰晶显得更加晶莹剔透。黄昏时,小蕊已经疏干,竹外斜枝更加显得美丽。诗歌创作正好适合这场雪,想象着寒雪映衬着我那草堂,庾岭的花也已经开放。古韵高雅,竹屋显得疏离,观赏时更添情趣。百花之中,它们开得早,凝如玉骨,怎会嫌弃冰冷?我最爱的,便是风雪孤山,和处士伴侶的和靖。
作者介绍:林修竹,现代诗人,生活在充满自然与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创作风格常常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某个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竹子及雪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疏影》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明月的映照下,描绘了一个静谧而优雅的春夜景象。诗中梅花的清影与暗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高洁。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幅春寒融融、百花争艳的美丽画卷。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梅花、竹子、雪景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节奏感的氛围。诗中通过对江南和江北的描写,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共融,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提到的“处士伴侬和靖”,更是将个人情感与道家哲学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歌在形式上也展现了流畅的韵律感,字句之间的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诗歌在朗读时格外动听。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情感基调清新而高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罗浮梦”最能代表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生活
C. 幸福生活
诗中描述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凝玉骨那嫌冰冷”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寒冷的厌恶
B. 对坚韧品质的欣赏
C. 对温暖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但更多地侧重于梅花在寒冷中的孤傲与美丽,与林修竹的《疏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则在更广阔的自然背景中展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