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41
《人日诘朝从昌英叔出谒》 ——杨万里
四序各自佳,要不如春时。
何必花与柳,始爱春物熙。
今晨驾言出,从公南山西。
泥软履自惬,风嬾面不知。
寒草动暖芽,晴山余雨姿。
水日亦相婿,蹙纹生碎晖。
鸟声岂为我,我听偶自怡。
出门初惮烦,载涂乃忘归。
但今我意适,岂挍出处为?
路人见我揖,属我有所思。
我不见其面,信口聊应之。
徐悟恐恃物,欲谢已莫追。
我率或似傲,彼愠独得辞。
四季各有其美,但都不如春天的美好。
何必非要等到花开柳绿,才来喜爱春天的生机呢?
今晨我驾车出行,去拜访昌英叔,途经南山西边。
柔软的泥土让我觉得舒适,微风轻拂,脸上无所畏惧。
寒冷的草木开始萌发新芽,晴朗的山峦在雨后更显姿态。
水和阳光似乎是天生的一对,水面上波纹轻轻闪烁着阳光的碎影。
鸟儿的鸣叫并不是专为我而来,我只是偶尔听到,心中感到愉悦。
出门时最初有些烦恼,但在路上渐渐忘却了归来的事。
如今我心境安适,何必在意出门的目的呢?
路人见我向他致意,便以为我在思索什么。
我并没有看到他的脸,只是随口应答而已。
我明白若是过于依赖物质,想要告别却又无法追寻。
或许我看起来有些傲慢,但他却因我而生出不满的言辞。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蕴含深刻的哲理。
《人日诘朝从昌英叔出谒》创作于某个春日的早晨,杨万里在出门拜访友人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而写下这首诗。诗中流露出他对春季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首句“四序各自佳”,强调四季的各有千秋,但随后却指出“要不如春时”,展现出春天的独特魅力。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泥软履自惬”的舒适,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善用细腻的描写,如“寒草动暖芽”,通过对比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水日亦相婿,蹙纹生碎晖”,描绘出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美感,似乎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诗中的鸟声、路人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全诗情感自然流畅,诗人放下了浮躁的心态,享受当下的宁静与恬淡,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几句“我率或似傲,彼愠独得辞”,表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淡然和对自我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在享受春天的同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深刻的哲理。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泥软履自惬”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路人的反应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