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1:29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轻盈素靥。向故山曾见,如许清绝。睡力融肌,半亸苍翘,幽蹊悄步芳屧。相思一夜青禽老,怕碎损仙宫裙褶。恁柴门静掩馀寒,销得满溪明月。应忆墙头唤酒,依依正望里,催怨离别。此际高楼,并倚香肩,映取粉痕明灭。东风纵解寻芳去,定迷却前村残雪。更黄昏归棹重经,流水一春无迹。
轻盈的面容,曾在故山见过,如此清丽绝艳。睡意融化肌肤,半垂的青色羽翘,幽静的小路悄然走过芳香的鞋履。相思一夜,青鸟愈发苍老,害怕损坏那仙宫的裙褶。那柴门静静闭上,残余的寒意消散,满溪的明月也随之消逝。想必记得墙头呼唤酒时,依依不舍地望着,催促着离别的怨恨。此时高楼,倚靠着娇香的肩头,映照着粉色的痕迹明灭不定。东风纵然解开寻芳的心事,却定然迷失在前村的残雪中。更在黄昏时分归来,划船重经,那流水一春无迹。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常用古典意象,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兴盛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离别的感慨。
《疏影 梨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结合。诗的开头以“轻盈素靥”描写女子的美丽,紧接着引出对故山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中“相思一夜青禽老”一句,深刻地反映出思念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接着,诗人用“柴门静掩馀寒”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感,透出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如“明月”、“粉痕”等,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感伤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到的艺术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思念交织,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疏影 梨花》的作者是谁?
诗中“相思一夜青禽老”意指什么?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