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题广文官舍竹外梅花呈万教)》

时间: 2025-04-27 15:22:58

诗句

阁雨浮云寒尚轻。

商量雪意未全成。

莫嫌竹外萧然处,忽有幽香透鼻清。

诗兴逸,酒魂醒。

主人留客更多情。

不辞满引成痴客,且为梅花醉一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2:58

原文展示:

鹧鸪天(题广文官舍竹外梅花呈万教)
作者:卢炳〔宋代〕
阁雨浮云寒尚轻。
商量雪意未全成。
莫嫌竹外萧然处,
忽有幽香透鼻清。
诗兴逸,酒魂醒。
主人留客更多情。
不辞满引成痴客,
且为梅花醉一觥。


白话文翻译:

一场细雨轻轻地飘落,寒冷的云层还不算厚重。
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我们谈论着雪的意象,却还未完全成型。
不要嫌弃这里竹子外的冷清,
因为忽然间,一阵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诗兴高涨,酒意也随之清醒,
主人对客人的留恋愈发浓厚。
我愿意不辞辛劳,成为一个醉心的客人,
就让我们为这梅花再干一杯吧。


注释:

  • 阁雨:高阁上的细雨,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
  • 浮云:轻薄的云,象征着临近的寒意。
  • 商量:讨论或探讨。
  • 萧然:清冷、寂静的样子。
  • 幽香:淡雅的香气,指梅花的香味。
  • 酒魂:指酒后的兴致或情绪。
  • 不辞满引:不怕醉酒的邀请,形容热情好客。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常与清寒的冬季相联系。 竹子:竹子象征着正直和坚贞,常被视为文人雅士的伴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炳,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雅士聚集之时,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开篇的“阁雨浮云寒尚轻”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环境,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梅花的幽香,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提到的“莫嫌竹外萧然处”,则邀请友人一起欣赏这份孤寂中的美,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谊。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饮酒作乐的渴望和对梅花的赞美,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深邃的情感和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阁雨浮云寒尚轻:通过细雨和轻云,烘托出寒冷的氛围。
    • 商量雪意未全成:暗示着冬季的气息,雪的意象尚未完全显现。
    • 莫嫌竹外萧然处:提醒友人不要对寂静的环境感到厌倦。
    • 忽有幽香透鼻清:梅花的香气突然出现,打破了寂静的氛围。
    • 诗兴逸,酒魂醒:诗人与酒的状态,展现出一种洒脱的心态。
    • 主人留客更多情: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深情厚谊。
    • 不辞满引成痴客:愿意沉醉于酒中,享受此刻的快乐。
    • 且为梅花醉一觥:最后以梅花为主题,升华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魂比作一种精神状态,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梅花以香气的特性,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 对仗:上下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展现出一种洒脱而又热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阁雨:象征着细腻、柔和的自然景象。
  • 梅花:代表了高洁、坚韧的品格,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竹子:象征着文人雅士的气质,体现了诗人的身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香”是指什么花的香气?

    • A. 桃花
    • B. 梅花
    • C. 荷花
    • D. 菊花
  2. “阁雨浮云寒尚轻”中的“阁雨”指哪种天气现象?

    • A. 雷雨
    • B. 细雨
    • C. 雪
    • D. 大风

答案

  1. B. 梅花
  2. B. 细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同样描绘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同样描绘了冬季的孤寂与高洁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提供了丰富的宋代诗词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帮助深入理解古诗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春闺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五 菩萨蛮四首 其三 菩萨蛮 菩萨蛮 春日偶成 菩萨蛮 其二 秋江晚眺 菩萨蛮 回文 菩萨蛮 其十八 落帆亭送女士黄皆令远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垫踹窝 牙字旁的字 西河之痛 银屏金屋 霜硎 盛极一时 仍就 阅人成世 投卵击石 将功补过 见字旁的字 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醒结尾的成语 饥饱劳役 艸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