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慰》

时间: 2025-05-02 12:33:45

诗句

何处春风着柳斜。

深深庭院绿阴遮。

每弹指处闻花叹,自抵牙时为曲差。

频减膳,漫呼茶。

莫将惆怅饯年华。

门前流水蓝桥锁,犹度当初金犊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5

原文展示:

鹧鸪天•慰
作者:董以宁 〔明代〕

何处春风着柳斜。
深深庭院绿阴遮。
每弹指处闻花叹,
自抵牙时为曲差。
频减膳,漫呼茶。
莫将惆怅饯年华。
门前流水蓝桥锁,
犹度当初金犊车。

白话文翻译:

春风在哪里吹拂,柳枝轻轻倾斜?
深深的庭院里,绿荫遮蔽了阳光。
每当轻轻一弹指,我便听见花儿叹息,
回想起年轻时的乐曲,竟是多么不同。
常常减少饭食,随意叫来茶水。
别让惆怅伴随着年华的流逝。
门前的流水和蓝桥都被锁住,
犹如当初驾着金犊车的时光。

注释:

  • 何处:在哪里。
  • 春风:春天的风。
  • 柳斜:柳树枝条轻轻倾斜。
  • 深深庭院:深幽的庭院。
  • 绿阴遮:绿色的阴影遮蔽。
  • 弹指处:轻轻一弹指的瞬间。
  • 花叹:花儿似乎在叹息。
  • 自抵牙时:回忆起年轻时。
  • 曲差:乐曲的差异。
  • 频减膳:常常减少饭食。
  • 漫呼茶:随意叫来茶水。
  • 惆怅:忧愁。
  • 饯年华:送别流逝的岁月。
  • 门前流水:门前的流水。
  • 蓝桥锁:蓝色的桥被锁住。
  • 金犊车:象征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金犊车”是古代一种华丽的车,常常用来象征年轻时的奢华与美好。诗中提到的“蓝桥”则可能来源于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蓝色的桥象征着青春的梦幻与美好,但如今却被锁住,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以宁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首《鹧鸪天•慰》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庭院春光,表达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惆怅。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

诗歌鉴赏:

《鹧鸪天•慰》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人在春风拂柳的环境中,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开篇诗人以“何处春风着柳斜”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的斜影仿佛在倾诉着春的柔情。接着,深深的庭院被绿荫覆盖,形成了一种幽静的氛围,给人以宁静的享受。

而后,诗人通过“每弹指处闻花叹,自抵牙时为曲差”的描写,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感伤。弹指一瞬,仿佛唤醒了往昔的乐曲,然而却发现再也无法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频减膳,漫呼茶,诗人在生活中感到一种无奈与惆怅,似乎在对过去的岁月进行一种告别。最后一句“犹度当初金犊车”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生命流逝带来的惆怅。这种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往的追忆,恰恰是人们普遍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处春风着柳斜”:在问春风的去处,柳枝轻轻倾斜,展现春天的美好。
    • “深深庭院绿阴遮”:深邃的庭院中,绿荫如盖,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每弹指处闻花叹”:每当轻轻一弹指,似乎听到花儿在叹息,象征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 “自抵牙时为曲差”:回想年轻时的乐曲,感叹如今的不同。
    • “频减膳,漫呼茶”:生活中常常减少饭食,随意地呼叫茶水,表现出一种无奈。
    • “莫将惆怅饯年华”:希望不要让惆怅陪伴年华的流逝。
    • “门前流水蓝桥锁”:门前的流水和蓝桥都被锁住,象征着时间的停滞。
    • “犹度当初金犊车”:仍然回忆起当初驾着金犊车的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轻柔的触感,营造出温暖的春意。
    • 拟人:花儿似乎在叹息,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与惋惜,反映了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渗透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带来希望与温暖。
  • 柳斜:代表柔情与细腻,暗示春天的柔和气息。
  • 绿阴:象征着宁静与安逸,提供了庇护与安全感。
  • 花叹: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 蓝桥:象征青春的梦幻与美好,但如今却被锁住,暗示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犊车”象征什么?

    • A. 奢华的生活
    • B. 美好的青春
    • C. 浪费的时光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

    • A. 柳斜
    • B. 绿阴
    • C. 花叹
  3. “频减膳,漫呼茶”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 A. 丰富多彩
    • B. 无奈与惆怅
    • C. 快乐自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同一题材: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采用了婉约的语言。
  • 不同风格:苏轼的《水调歌头》则运用了豪放的气质,通过对月的描绘,体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相似主题时,所采用的意象与风格各有不同,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情感深度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 其二 送僧文光 游庐山 送李纮殿院赴阙 其二 阅古堂诗 天平山白云泉 寄题溪口广慈院 斋中偶书 依韵酬周骙太博同年 芝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经济之才 屈腰 目字旁的字 太空船 犬字旁的字 特别 门堪罗雀 包含马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鼠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泣血稽颡 衢歌 包含跣的词语有哪些 抱瑜握瑾 眄视指使 反文旁的字 杵臼交 包含售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