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54
延陵怀古三首 其三 东坡先生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吹赤壁之月笛兮,瞻黄州之雪堂。
弹湘妃之玉瑟兮,织天孙之锦裳。
招先生其来归兮,何必怀眉山之故乡。
历九州而犹隘兮,诞寘之祝融之汪。
酌乳泉以当醴兮,餐荔子以为粮。
葺榕叶以作屋兮,托桄榔之荫以为堂。
驱海涛以入砚滴兮,挽南斗文星于笔铓。
昌黎兮欧阳,视先生兮雁行。
韫不泄兮忠愤,炯不掩兮文章。
乞镜湖兮九关,营菟裘兮是邦。
予之来兮云暮,与先生兮相望。
视履迹兮焉在,问故宫兮就荒。
俯仰兮永怀,渺山川兮苍苍。
我吹奏着赤壁的月笛,遥望黄州的雪堂;
我弹奏湘妃的玉瑟,织造天孙的锦裳。
邀请您归来,何必怀念眉山的故乡?
虽遍历九州,依然觉得狭隘,
祝融之地的浩瀚汪洋也只是这模样。
我把乳泉当作美酒,荔枝作为我的粮食;
用榕树的叶子做屋顶,在桄榔树的荫影下安居。
我驱赶海涛让它涌入砚滴,
拉起南斗和文星在笔尖上闪烁。
昌黎(韩愈)和欧阳(修),都仰视您如雁行;
您心中的忠愤是深藏不露,您的文章才华光芒四射。
乞求镜湖与九关,营造菟裘的故乡;
当我来到这里,已是黄昏,与你遥相对望。
回首往事,足迹何在?
问那荒废的故宫,已是何等荒凉。
我仰望俯视,心中永远怀念,
缥缈的山川,依然苍苍。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其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杨万里对东坡(苏轼)的怀念,反映了他对东坡的敬仰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东坡在文学、政治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诗中通过描绘东坡的音乐和才华,表达对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的推崇。
《延陵怀古三首 其三 东坡先生》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苏轼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以“吹赤壁之月笛,瞻黄州之雪堂”引入,展现了诗人对赤壁和黄州的深刻情感。赤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象征,象征着英雄的壮志与豪情。接着用“弹湘妃之玉瑟,织天孙之锦裳”说明了音乐和美丽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艺术的享受和对美好的追求。
诗中提到“招先生其来归”,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渴望与企盼,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归属感。虽然经过了九州,但诗人依然感到“犹隘”,体现出对故乡情感的执着与难舍。接下来的描写“酌乳泉以当醴,餐荔子以为粮”,则将自然与生活紧密结合,突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以简单的生活为乐,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
在对苏轼的描绘中,提到了“昌黎兮欧阳”,建立起对比,显示出苏轼的非凡成就与他人相比的独特地位。诗的最后几句“俯仰兮永怀,渺山川兮苍苍”,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流逝,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不断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对故人的怀念与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对历史人物苏轼的怀念与敬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进一步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优美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赤壁”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酌乳泉以当醴”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