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夏歌 其二》

时间: 2025-08-11 19:13:09

诗句

何处复无暑,月出湖水边。

汎舟芙蓉里,分明自取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9:13:09

子夜夏歌 其二

作者: 于慎行 〔明代〕

原文展示:

何处复无暑,月出湖水边。
汎舟芙蓉里,分明自取莲。

白话文翻译:

哪里还没有炎热的夏天呢?月亮升起在湖水边。
小舟在荷花丛中摇曳,显然是自己去采莲。

注释:

  • 何处: 哪里
  • : 还,能够
  • 无暑: 没有炎热
  • 月出: 月亮升起
  • 湖水边: 湖边
  • 汎舟: 轻舟、泛舟
  • 芙蓉: 荷花
  • 分明: 清晰、显然
  • 自取莲: 自己去采莲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荷花(芙蓉)常常象征着美丽与纯洁。采莲则是古代文人雅士常有的活动,代表了对自然的向往和生活的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慎行,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身处明代中后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作品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季,诗人可能在湖边泛舟,以月光映照下的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对宁静夏夜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子夜夏歌 其二》透过简单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夜景象。诗中描绘的月光洒在湖水上,与荷花相映成趣,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诗人通过“何处复无暑”的提问,表达出对夏天炎热的感受,随后带出“月出湖水边”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月色的清凉与夏日的炙热相互呼应。

诗中“汎舟芙蓉里”描绘了诗人在荷花丛中轻舟荡漾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入。最后以“分明自取莲”作结,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这种诗风清新自然,具有恬淡的生活哲学,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诗词解析:

  • 何处复无暑: 以疑问句引入,强调夏天的普遍特征,表现出对夏季的感受和思考。
  • 月出湖水边: 描绘出月光照耀湖面的宁静画面,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 汎舟芙蓉里: 使用“汎舟”形象化地表现诗人在自然中的轻松与自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分明自取莲: 通过“自取莲”展现诗人对自然的主动参与,象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 “何处复无暑”与“月出湖水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 月亮、湖水、荷花等意象相互交融,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
  • 比喻: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炎热夏季的感悟,及在月光环绕下的自然美景中,诗人享受宁静与自由的心境。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月亮: 象征宁静、清凉,暗示诗人内心的平和。
  • 湖水: 反射月光,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流动。
  • 荷花: 代表纯洁与美丽,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A. 月亮
    B. 荷花
    C. 湖水
    D. 以上皆是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夏天的感受? A. 描述炎热
    B. 描述月光与湖水
    C. 描述风景
    D. 以上皆是

  3.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炎热的抱怨
    B. 享受自然与生活的态度
    C. 对月亮的赞美
    D. 描述舟行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张继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与于慎行的《子夜夏歌》在意境上有相通之处。两首诗均通过月光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但于慎行更侧重于自然的美,而李白则更注重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次韵子云春日杂兴五首 赴信幕寄子云叔{唤口换日}及同寺 醉落魄(生日自戏) 杨待制挽词 谒金门(春雪) 次韵韩子师雪中二首 其二 南乡子(中秋前一日饮赵信申家) 观莲 留别傅安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睹为快 老牛破车 包含罢的词语有哪些 马赛克 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臼字旁的字 犬不夜吠 标流 志满气骄 母字旁的字 心精手巧 室迩人远 夷跖 立刀旁的字 顺时随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