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中秋前一日饮赵信申家)》

时间: 2025-04-27 15:47:27

诗句

细雨弄中秋。

雨歇烟霄玉镜流。

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

收拾风光上小楼。

烂醉拚扶头。

明日阴晴且漫愁。

二十四桥何处是,悠悠。

忍对嫦娥说旧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27

原文展示:

南乡子(中秋前一日饮赵信申家) —— 韩元吉 〔宋代〕

细雨弄中秋。
雨歇烟霄玉镜流。
唤起佳人横玉笛,
凝眸。
收拾风光上小楼。
烂醉拚扶头。
明日阴晴且漫愁。
二十四桥何处是,
悠悠。
忍对嫦娥说旧游。

白话文翻译:

在这细雨中迎接中秋,
雨歇之后,云烟缭绕,明月如镜高悬。
我召唤佳人,轻声吹奏玉笛,
静静地凝视。
收拾好美丽的风光,走上小楼。
醉得不省人事,只能相互搀扶。
明天的天气阴晴不定,心中难免忧愁。
那二十四桥究竟在何方,
悠然自语。
我忍不住想对嫦娥诉说往昔的游乐。

注释:

  • 细雨:指细小的雨滴,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弄中秋:指在中秋佳节的前夕,雨水轻轻洒落,营造节日的氛围。
  • 玉镜流:形容明月如玉镜般在夜空中流动。
  • 唤起:招呼或唤醒。
  • 凝眸:凝视,专注地看。
  • 收拾风光:整理或欣赏眼前的美景。
  • 烂醉:形容酒醉得很厉害。
  • 二十四桥:指古代著名的桥,可能是指扬州的二十四桥,象征着美景与游玩。
  • 嫦娥:指月亮上的嫦娥,古代传说中的月宫仙女,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字仲明,号无为,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且富有表现力。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中秋前夕,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借此机会表达对佳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中秋前夕的细腻情感与景致描写。开篇“细雨弄中秋”将读者引入一个柔和的雨天,细雨中透出一种祥和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也折射出诗人对节日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雨歇烟霄玉镜流”一句,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中秋的意境。月亮在诗中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而雨后清新的空气也为这一意境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接下来的“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与渴望,音乐的描绘仿佛使得这一刻的美好更加鲜活。

“烂醉拚扶头”表达了诗人在欢聚中的醉意与无奈,这种醉意不仅是酒的作用,更是情感的流露,表现出诗人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结尾部分“二十四桥何处是,悠悠”则透出一丝惆怅,诗人在沉醉于美好回忆的同时,也不免感慨时光的流逝与无常,尤其是“忍对嫦娥说旧游”一句,既是对嫦娥的呼唤,也是对旧时光的追忆,蕴含着对过去的无限感慨与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节日的独特氛围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雨弄中秋:细雨轻轻洒落,带来中秋的气息。
  2. 雨歇烟霄玉镜流:雨停后,天空中云烟弥漫,明月如玉镜高悬,意境优美。
  3. 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呼唤佳人,轻声吹奏玉笛,专注地凝视。
  4. 收拾风光上小楼:整理好眼前的美丽风光,走上小楼欣赏。
  5. 烂醉拚扶头:沉醉其中,互相搀扶,表现出醉酒后的亲密感。
  6. 明日阴晴且漫愁:明日的天气不定,心中难免生愁。
  7. 二十四桥何处是,悠悠:对二十四桥的思念,表示对景色的迷恋。
  8. 忍对嫦娥说旧游:忍不住想对嫦娥倾诉往昔的游乐,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玉镜”,形象生动。
  • 拟人:将雨和月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如“唤起佳人”“收拾风光”,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佳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回忆的追忆,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细雨:象征柔和与细腻,营造氛围。
  2. 玉镜:象征明月与团圆,富有诗意。
  3. 佳人:代表诗人心中的思念对象,情感寄托。
  4. 小楼:隐喻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二十四桥:象征美丽的景色与回忆,富有历史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雨弄中秋”意指什么?

    • A. 中秋节的到来
    • B. 细雨中的忧伤
    • C. 对佳人的期待
  2. “唤起佳人横玉笛”中,“横玉笛”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佳人的形象
    • C. 明月的比喻
  3. “明日阴晴且漫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忧愁
    • C. 平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与苏轼《水调歌头》的比较:
    • 两首诗都涉及中秋节的主题,但韩元吉的词更多集中于细腻的情感与场景描写,而苏轼的词则更为豪放,表现了对明月的哲思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 其三 竹 虾蟆培 雷州八首?此为秦观作?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南乡子 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 南乡子(集句) 题孙思邈真 再用前韵寄莘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力吹嘘 乞灵药石 切促 里字旁的字 永垂竹帛 皮字旁的字 离尘 整刷 臊腥 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钟鼎人家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登锋陷阵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