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4:54
酴釄菊
作者: 史铸 〔宋代〕
春架秋篱景一同,
想因分种自蚕丛。
但将酩酊酬佳切,
不管花居酒品中。
春天的架子和秋天的篱笆,景色融为一体,
想必是因为分种的缘故,像蚕在丛中蜕变。
只愿在酩酊中来报答美好的佳酿,
不在乎花儿在酒中所品的滋味。
本诗提到的“春架秋篱”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秋天的收获,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规律。此外,诗中“酩酊”提到的饮酒文化,反映了古人对聚会、酬唱的热情。
《酴釄菊》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春秋更替的思考。诗的开头“春架秋篱景一同”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和秋天的交替,也寄托了人生的哲理:无论是春花秋月,皆有其存在的意义。接下来的“想因分种自蚕丛”,则引申出生命的延续与变化,正如蚕蜕变成蝶,象征着成长与希望。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饮酒的欢愉,“但将酩酊酬佳切”表达了诗人对美酒与友谊的珍视,酒不仅是欢聚的媒介,更是对生活的感悟和酬谢。结尾“不管花居酒品中”则显示出诗人洒脱的态度,强调了享受当下的重要性,反映了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全诗通过春秋的自然景象和饮酒的快乐,交织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体现了诗人洒脱、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中“春架秋篱”主要象征什么?
“但将酩酊酬佳切”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酴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