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1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12:31
莫论仙骨莫求丹,此理玄玄有正门。
迷者少能知返本,教人藉此以为根。
龟蛇大小宜频给,日月精华且总吞。
只自明师分剖后,难为荒野作丘坟。
不要去谈论仙人的身体,也不要追求长生的丹药,这些道理深奥而有正当的入口。迷失的人难以知晓回归本源的道理,教导人们借此作为根基。龟和蛇的大小都要适时地供应,日月的精华也要尽量吸取。只有在明师的指点下,才能剖析明了,否则在荒野中难以建立自己的道场。
张继先,字子华,宋代道士,著名的道教诗人。他的作品多涉及道教哲学,强调内修和自我认识。
《金丹诗四十八首》是张继先对道教内丹术的阐释,这首诗试图揭示修道的真谛,强调理解和回归本源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道教哲学,主旨在于抛弃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认知。开头两句“莫论仙骨莫求丹”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观点,仙骨与丹药被视为外在追求,实际上并不重要。接下来的“此理玄玄有正门”则引导读者关注内在的修行之道,暗示真正的智慧在于对自身的反思与回归。
诗中反复提及“迷者”和“教人”,揭示了对迷失者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传道者的责任。龟蛇的意象不仅富有道教文化的深意,还暗示着修行者应当吸纳自然的精华,融入天地的力量。
最后,诗歌以“明师分剖后”作为结尾,强调了明师的重要性,暗示在修行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全诗语调平和而深邃,既有哲学的思考也有对修行者的鞭策。
全诗围绕内在修行与明师指导的重要性,倡导读者关注自身的内心修行,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
诗中提到的“仙骨”主要代表什么?
诗人认为迷失的人能否理解“返本”的道理?
诗中提到的“明师”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