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07
客舍重相问,仙标见转难。
一年秋复尽,两地月同看。
宫巷闻弦诵,霞洲想佩环。
圣朝方急士,莫倚是黄冠。
在客舍里再次互相询问,看到你的仙人标志却愈发难得。一年又到了秋天,两个地方的月亮却是同样的。宫中的巷子里听到琴声,霞洲上想起你佩戴的环饰。朝廷正急需人才,不要只依赖这黄冠(道士的象征)。
作者介绍:陈亮,字希夷,号白石,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激昂、直抒胸臆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社会时事的敏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于自身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失落,诗人通过对道士的寄托,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寄道士陈芝山》通过对秋天、明月、琴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客舍重相问”直入主题,表达了对道士的思念,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仙标见转难”,则暗示了道士身份的稀有和珍贵。诗中提到一年秋复尽,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情感的恒久。两地同看月亮,既是对友人的思念,又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后半部分通过“宫巷闻弦诵”展现了优雅的生活情景,而“霞洲想佩环”则把道士的身份与美好生活结合在一起。最后两句“圣朝方急士,莫倚是黄冠”,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强调在急需人才的情况下,不要只依赖于道士的身份,而要真正的能力和才干。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极具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友人、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揭示了在急需人才的社会中,不能仅依赖身份,而应重视个人能力和才干的主题。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客舍”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仙标见转难”表达了对_____身份的珍惜和敬仰。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圣朝方急士”是对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肯定。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