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8:24
即地可栖遁,何必远结庐。
作堂依故宅,聊以适起居。
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
图史积左右,日与文士俱。
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
萧散咏乐情,畅然形神舒。
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
优游保贞素,庶得遗毁誉。
在这里就能安居隐遁,何必远在他处建房呢?
我在旧宅旁边建了一座堂屋,随意地适应生活。
庭院里绿意盎然,佳木繁茂,映衬着窗户。
书籍和历史图画在身边,常常与文人共聚。
有时天气晴好,我便吟诗散步,走在前面的除草地。
悠然自得,吟咏乐趣,身心畅快舒展。
在世间生活难道没有心意吗?出门却又害怕高低不平的路途。
我优游自得,保持纯洁的本性,希望能不被毁谤或赞誉所左右。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深厚的传统。隐逸文化强调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陈亮(约1240-1300),元代诗人,字士杰,号天游,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表达隐逸与自然的情趣。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之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然的热爱。
陈亮的《高彦恢适安堂》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淳朴的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诗中提到“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生动描绘了庭院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安宁。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他在“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的描写中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人世间,诗人并不想完全脱离,而是保持一种“优游保贞素”的状态,试图在世俗与隐逸之间找到平衡。
整首诗通过简单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内心的探求,体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即地可栖遁,何必远结庐。
作堂依故宅,聊以适起居。
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
图史积左右,日与文士俱。
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
萧散咏乐情,畅然形神舒。
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
优游保贞素,庶得遗毁誉。
诗歌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安宁与独立,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诗中提到的“青青”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绿意盎然的自然
C. 诗人的朋友
诗人选择在何处建堂?
A. 大山深处
B. 旧宅旁边
C. 河边
诗中提到的“用世岂无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完全放弃世俗
B. 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