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隋宫守岁》

时间: 2025-04-28 11:38:28

诗句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

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38:28

隋宫守岁

原文展示: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白话文翻译:

东郊的木帝已回归,宫中欢庆,梅花盛开。
用沈香炭火点燃庭院的灯火,玉液琼浆做成了寿酒的酒杯。
远远望去,露天的圆盘似乎是明亮的月亮,
隐约听到远处的鼍鼓声,仿佛雷声在震动。
昭阳宫中最美的倾城佳人,不愿踏上金莲而来。

注释:

  • 木帝:指的是东风,传说中春天的象征。
  • 新梅:新开的梅花,暗示春天的来临。
  • 沈香甲:用沈香制作的炭火,通常用于点燃香料。
  • 玉液琼苏:美酒的代称,琼苏即美酒。
  • 露盘:指的是月亮,形容其明亮如露水中的圆盘。
  • 鼍鼓:一种乐器,通常用来模拟雷声,增添气氛。
  • 昭阳:指的是昭阳宫,传说中的美丽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见长,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隋宫守岁》写于唐代,正值年末岁初之际,诗人通过对宫中守岁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节庆习俗与人们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隋宫守岁》是一首以春节为背景的诗,展现了李商隐对节日氛围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中开头两句通过描绘东郊的春回与宫中梅花的盛开,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象征着新年新气象。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沈香和玉液的描写,表现了宫廷中的奢华与欢乐,充满了节日的欢愉。

然在短暂的欢乐背后,诗人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则引人深思,昭阳宫中美丽的女子不愿前来,似乎暗示着一种人情冷暖与人生无常。整首诗在欢庆与孤寂的对比中,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使人倍感唏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消息东郊木帝回:春天的东风带来了生机,象征着新的开始。
  2. 宫中行乐有新梅:宫中庆祝新年,盛开的梅花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3. 沈香甲煎为庭燎:用香炭点燃庭院的火焰,增添节日的气氛。
  4. 玉液琼苏作寿杯:用玉液做成的酒杯,象征着长寿与美好祝愿。
  5. 遥望露盘疑是月:遥远的景象中,明亮的圆形如同月亮,渲染了宁静的夜晚。
  6. 远闻鼍鼓欲惊雷:远处传来的鼍鼓声,仿佛是雷声,增强了节日的热烈。
  7. 昭阳第一倾城客:指的是宫中最美的女子。
  8. 不踏金莲不肯来:她不愿前来,暗示着对欢乐的拒绝,留有一丝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露盘,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暗示春风的回归,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喜庆与孤独,探讨了人们在欢乐背后的孤寂与思考,表现出李商隐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帝: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复苏。
  • :象征坚韧与希望。
  • 沈香:奢华与享受的象征。
  • 月亮:宁静与孤独的象征。
  • 鼍鼓:热闹与节日气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帝”指代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夏天

  2. 诗中用什么物品象征长寿? A. 玉液
    B. 新梅
    C. 沈香
    D. 鼍鼓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元日》: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李商隐《隋宫守岁》杜甫《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节日,但李商隐更侧重于宫廷生活的孤独感,而杜甫则表现了对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拟杜子美峡中意 悼祚禅师二首 和音 顺祀诗并序 司马相如琴台 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真宗永定陵 公斋植竹 抒叹 黄注昆仲赴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息息相通 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安适如常 草字头的字 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户分门 目空一世 十年磨剑 鹵字旁的字 火齐珠 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才竭智疲 遗簪弊屦 辰字旁的字 书结尾的成语 来者居上 歪谈乱道 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