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8:23
再用韵答和者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依山构靖庐,虽陋亦可坐。
幽林隔尘嚣,逦迤八九嶞。
时来友高士,一岁知几过。
野花薰醉醒,山鸟啼梦破。
何莫菲真诠,岂为崇小果。
颇喜仙侣稠,可使玄风播。
道腴足隽永,世味等涕唾。
谷神傥不死,造物何能奈。
多君从我游,白云肯分卧。
第嗟屋宅坏,殆类甑已堕。
内炼怅莫成,服食其或可。
伯阳丹鼎余,刀圭分赠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建造一座简陋的隐居之所,尽管环境简陋,但仍然可以在这里安坐。幽静的森林隔绝了尘世的喧嚣,山脉蜿蜒起伏。时常有高士朋友来访,一年之间又能见他几次。野花的香气令人陶醉,山鸟的啼鸣打破了梦境。何必在意那些微不足道的名声,难道是为了追求那微小的果实?我十分喜爱这仙人般的友伴,他们使得清风四散。道理的深厚才能长久,世俗的口味不过是泪水的唾弃。谷神不死,造物又能如何对待他?常常有朋友来访,白云也愿意与我同寝。只可惜屋宅已坏,几近像是锅盖掉落。内心的修炼难以成就,或许服食丹药是个办法。伯阳的丹鼎还在,刀圭也曾分赠给我。
卫宗武,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寄情山水著称,常常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是在作者隐居时所作,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想。他在简陋的环境中追求精神的宁静与高远,表达了对友谊、自然和道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再用韵答和者》展现了卫宗武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通过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感。诗人在简陋的居所中,时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但他们的心灵却是丰盈的。通过“幽林隔尘嚣”和“野花薰醉醒”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诗中提到的“何莫菲真诠,岂为崇小果”更是强调了对名声与物质的无所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卫宗武在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道腴足隽永,世味等涕唾”两句,既反映了对深厚道理的追求,也批判了世俗的庸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强调了友谊与自然的重要性,批判了世俗的浮华与虚假,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境界。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何莫菲真诠”中的“菲”是什么意思?
a) 微小
b) 真正
c) 美丽
诗中提到的“道腴”指的是什么?
a) 道理深厚
b) 道德高尚
c) 道理简单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美学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