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54
红云逐水流,春事随飞扬。
昔嗟节序移,今苦岁月长。
洊为萧水游,物是人则亡。
西园得逍遥,暂寄风雨床。
栾栾荆棘中,尚余赪紫妆。
晚芳衒鲜妍,婉娩春满堂。
倚栏俯澄碧,浩荡花藕塘。
寿柏虬龙姿,古桂鸿雁行。
幽禽三五弄,髣髴疑宫商。
林园岂不好,惆怅辰匪良。
辰良其何时,世运安有常。
我欲把犁锄,老此桑麻乡。
却虞远城市,物怪尤披猖。
不如依坟垆,结茅千仞冈。
寄玄而栖白,抗志於羲黄。
清泉碧嶂间,殁则於斯藏。
红云随着水流飘荡,春天的景象随风而来。
曾经感叹季节变迁,如今却苦于岁月漫长。
我在萧水边游荡,物是人非已不复存在。
在西园中得以逍遥,暂时寄居在风雨之床。
荆棘丛中,依然有美丽的花朵装点。
晚春的芳香鲜艳动人,宛如满堂的春色。
倚着栏杆俯视清澈的水面,荡漾着花藕的塘边。
苍劲的柏树像虬龙般挺拔,古老的桂树如鸿雁飞行。
幽静的鸟儿三两只在鸣唱,似乎在疑惑于古乐的音调。
林园难道不好吗?只是感到时光不再美好。
美好的时光到底在哪里,世事又何曾有常态?
我想拿起犁锄,在这个桑麻之乡老去。
而对远方的城市却有所顾虑,世事变幻尤为凶猛。
不如依着坟垆,结个茅屋在高冈之上。
寄情于玄远,栖息在白云之中,抗志于古代的贤者。
在清泉碧嶂之间,死后就藏身于此。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词作品流传于世。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
这首诗是在春天的背景下写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穿插了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寓萧塘皆春堂偶成》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红云”、“飞扬”、“荆棘”、“晚芳”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还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便以“红云逐水流”引入,营造出一种轻快而又流动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感慨岁月的流逝,表现出一种对时光的无奈与惆怅。“昔嗟节序移,今苦岁月长”,使得整首诗的情感逐渐深入。诗人以“洊为萧水游”自省,感慨物是人非,体现了对往事的追忆。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通过景物传达出个人情感的寄托。如“倚栏俯澄碧,浩荡花藕塘”,诗人通过对水塘的描绘,表达了心中那份悠然自得,心境的宁静。
整首诗在最后通过反思世事变化,表达了对理想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渴望与对人世浮华的厌倦。最终,诗人选择了寄情于大自然,寻求心灵的栖息之地。
逐句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归隐田园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红云逐水流”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景象
C. 冬天的景象
D. 夏天的景象
诗中“物是人则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快乐与幸福
C. 平静与安宁
D. 忧愁与愤怒
诗的最后一句“殁则於斯藏”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希望归隐自然
B. 诗人希望追求城市生活
C. 诗人希望远行
D. 诗人希望富贵荣华
答案:
与王维的《鹿柴》相较,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但卫宗武的诗更偏向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